期盼乡村诞生更多的田园学校

2019-07-08 15:46:27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报

农村大众报评论员 魏新美
  上课在田林间,下课玩种菜, 本报日前报道的郓城县侯咽集镇黄冈小学开设“田园课程”引发关注。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这两年国家投入巨资改善乡村学校硬件设施,调动大批城里教师到乡村支教,然而,不少乡村学校生源依然不断减少。在这一背景下,黄冈小学没有像其他学校一样盖高楼大厦,而是充分利用当地乡土资源,发挥聪明才智,把学校变成田园,让孩子在田园中学习,让学校成了村民的“校园”。这种探索,对推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教育只有和现实发生真实连接,才能激发学习兴趣。“为什么好好学习?”“学习有什么用?”现在,无数孩子不满于家长老师的苍白答案,把大量课余时间交付给电子产品不能自拔。黄冈小学田园课程的开设,让孩子们不知不觉体验到学习的关键目的——解决现实问题,获得快乐。同时,学校鼓励孩子们参加各种社团、种各种植物、认领葫芦、随时登上田园舞台表演……孩子们不仅找到了自己的兴趣,而且对学校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
  校园开放让学校由“孤岛”变成“文化中心”,打破了“5+2=0”的怪圈。很多学校,为了学生安全,除了每年寥寥可数的家长会,很少与家长有沟通机会。学校在乡村中犹如“孤岛”,有些老师抱怨家长拖了学校教育的后腿,甚至笑称“5+2=0”。黄冈小学每周的读书、捏泥巴、种菜、浇地等家校共育活动,吸引着家长参与进来,从而增加了对孩子的了解,推动着家长不断学习适应孩子成长的步伐。不知不觉中,学校就成了组织家长学习的文化中心,家长的不断学习和成长形成一股力量,反作用于学校教育,又推动着学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田园课程,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爱家乡爱乡村的种子。黄冈小学正是因为对乡村教育的热爱和了解,才创造性地开发并实施了田园课程。让孩子们不仅分清了“小麦”和“韭菜”,还播下了爱家乡、爱农村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