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121)|哲学的治疗
2024-10-09 15:41: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4·17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解:孟子说:“孔子离开鲁国,说:‘我们慢慢走,这是离开自己祖国的态度。’当他离开齐国时,捞起正淘的米漉着水就上路了,这是离开别国的态度。”
孟子描述了孔子对祖国的感情。这种感情代代相传,就形成了爱国主义。对自己的祖国和别的国家有不同的感情,这是一个人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
14·18孟子曰:“君子之戹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解:孟子说:“孔子当年被困在陈国、蔡国之间,是因为与这两个国家的君臣都没有交往。”
沟通、交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没有交往造成了沟通、交流的困难,从而使自己处在了困难的境况。孟子强调了人际交往的积极意义。
14·19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文王也。”
解:貉稽说:“我被人家说得很不好。”孟子说:“这没关系。士人憎恶这种乱嚼舌头。《诗经》上说:‘对天下满怀忧心,却受到一群小人的怨恨。’这可用来描述孔子。《诗经》上还说:‘不用消除别人的怨恨,也不会损害自己的声誉。’这可用来描述周文王。”
人活在世上,别人的看法、议论等等,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困扰,这可以说是许多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因之一。孟子的哲学对此有很好的“疗效”。他安慰一个向他请教这一问题的人说:“没关系。”他进一步指出连孔子、周文王那样伟大的人物都免不了被人背后议论、怨恨,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那些背后的议论、怨恨,无损于孔子、周文王的伟大和声誉,对于我们普通人同样不会造成什么损害。这是孟子比较浅层的慰藉。再进一步讲,孟子认为这些外人的琐琐碎碎,无足挂齿,他在《公孙丑(上)》中有言“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在《离娄(下)》中有言“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犹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犹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在这两则言论中,表现了孟子更强的自主性,通过自我反思,如果自己做得对、做得正,那么就不怕别人的议论,甚至反对,即使面对千万人也会勇往直前;通过反思,自己做人做事并没有什么错处,有人却依然对自己蛮横无理,那么这样的人就是不讲道理的妄人。不讲道理的妄人和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我们又有什么好责难的呢?孟子看重的是自己的内心,完全无视别人对自己的议论甚至反对、怨恨等。
孟子这样做有着更深的哲学基础,即他把世界进行了两分,在《尽心(上)》中有言“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在《告子(上)》中有言“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又有言“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孟子把万事万物一分为二为两大类,“求在我者也”和“求在外者也”。“求在我者也”是人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等等;“求在外者也”是功名利禄、外界变化等等,当然也包括别人的议论、看法等等。“求在我者也”是自己可控的,那么就努力做好;“求在外者也”是自己不可控的,那么就付之以自然。人应关注自己可控的,不应因不可控的事而焦虑,通俗地讲,就是做好自己,莫管他人。前者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者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孟子这一哲学来源于孔子强调的“为己之学”,《论语·宪问》中,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是为了增进自己的修养和学问,而非是为了讨好外人获取利益,孟子对此进行了阐发。人因分不清为己和为人,所以很容易被外物影响、操控。人应在“求之在我者也”上努力,而不要在“求之在外者也”上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