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120)|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2024-09-25 15:56: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4·12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解:孟子说:“不信任仁者贤者,国家就没有人才了;没有礼义,上下关系就会混乱;没有好的政事,国家的财物就会不够用。”
孟子指出,搞好国家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人才、礼义和政事。
14·13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
解:孟子说:“不仁而得到国家,这样的事是有过的;不仁而得到天下,这样的事从未有过。”
孟子以仁政观天下,历史也便被涂上了一层理想的色彩。
14·14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解:孟子说:“百姓最重要,土谷之神为次,国君最轻。所以,得到百姓的拥护可以成为天子,得到天子的信任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的信任可以成为大夫。诸侯危害土谷之神,那就改立。祭祀的牲口合乎要求,祭品也很洁净,祭祀也都按时做过,但还是遭受水灾、旱灾,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这是孟子民本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天子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成为天子,不论是统治人间的神灵世界,还是现实的诸侯国君,其最终的存在合法性都要以老百姓的利益为标准。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不管是神仙还是国王,都有改立他们的合理性。孟子这一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成了评价历朝历代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今天,我们强调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固然是历史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孟子这一民本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深化发展、发扬光大。
14·15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解:孟子说:“圣人,是百代人效法的老师,伯夷、柳下惠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听到伯夷的作风的人,贪得无厌的人变得清廉了,懦弱的人也有了独立不屈的意志;听到柳下惠作风的人,刻薄的人变得厚道了,狭隘的人也有了宽广的胸怀。他们在百代以前奋发有为,在百代以后,听到的人没有不感动振作的。不是圣人谁能够像这样呢?(百代以后还能如此),更何况亲身受到熏陶的人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孟子强调要以圣人为榜样,这样就可克服自己性格上的诸多缺点,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自小立志学圣人,在被发配龙场居夷处困之时,他便是常常自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终于靠此渡过了艰难困苦,并且悟得了心学的光明大道。阳明的经历,是对孟子这一思想的一个极好注脚。孟子一生颠沛流离,这一节他尽管没有直言,孔子曾给他过感动兴发的力量。但他曾讲过“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我们可以相信,他在讲伯夷、柳下惠的力量,他心中也一定在讲孔子的力量,讲他自己的感受。他一定会无数次地追问自己:“孔子处此,更有何道?”正是在这样不停地自我省察中,孟子才成为伟大的孟子。孟子常常是以家乡离孔子很近、时代离孔子不远,而怀有一种自我期许的使命感的。
14·16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解:孟子说:“仁的意思,就是人。把仁和人合起来讲,就是道。”
孟子的意思,仁是人的特点,只有人才可谈仁,动物不会有仁不仁的问题。去掉了仁这个特点,人也就不是人了。让仁和人两者合一,在人的身上把仁这一特点体现出来,就是人生之道。总之,是人就要有仁,人生之道就要行仁,做到人仁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