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119)|大舜的人生境界
2024-09-18 15:20:02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4·5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解:孟子说:“制作车轮车厢的木匠能把制作的规矩准则传授给人,却不能使人技艺精巧。”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巧妙在个人”,孟子讲的就是这个学习上的普遍规律。人能学习的是一些基本的规范方法,但最后的精熟却只能靠个人的领悟、练习和实践,没有这一个过程,只是跟着老师学习,人是不能成为行家里手的。
14·6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解:孟子说:“舜在啃干粮嚼野菜时,好像终身都要这样了;等他做了天子,穿着珍贵的麻葛单衣,弹着琴,尧的两个女儿侍候着,好像这些都是本来就有的。”
孔子讲“四十而不惑”,孟子讲“四十而不动心”。他们共同追求的境界就是,孟子在这儿讲的舜的状态。舜在贫困时,安于贫困,以平静之心对待;舜在富贵时,安于富贵,以平静之心对待,达到了《中庸》上所讲的境界“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无论贫贱富贵,舜总能保持心的平静,“无入而不自得”。这是一种高度理性的生活态度,不因外部的变化而“迷惑”“动心”。一般人贫困时忧戚,富贵时放肆,心为物役,很难达到这种境界。人生需要修养,这也是其中的意义之一。
14·7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
解:孟子说:“我从今才知道杀害别人亲人的严重危害:杀别人的父亲,别人也会杀他的父亲;杀别人的兄弟,别人也会杀他兄弟。虽然不是自己杀了父亲、哥哥,但是相去也不远了。”
法制不完备的时代,私相残杀只能是怨怨相报。孟子反对这种现象,认为是害人害己,如此行为,是间接害了自己的亲人。与人为善,才是更好的选择。
14·8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解:孟子说:“古代设立关卡,是用来抵御强暴。现在设立关卡,却是用来实行强暴。”
孟子批评他所处时代各诸侯国之间关卡林立、横征暴敛的现象。这是与他的仁政理想相矛盾的。
14·9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解:孟子说:“自己不践行道,道在妻子儿女身上都推行不了;自己不依道去使唤人,连妻子儿女都不能使唤。”
孟子讲了个人自觉践行道、自觉依道而行的重要性,强调了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与论语“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同样的逻辑。儒家总是强调先从自身做起。
14·10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解:孟子说:“财产富足的人,遇到荒年也不会窘困;德行敦厚的人,遇到乱世不会迷惑。”
孟子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只有不断修身,才能使自己德行敦厚,德行敦厚才能在世上立定脚跟,即使乱世也不会因迷惑而把握不住自己。
14·11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解:孟子说:“爱好名声的人,可以把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让给别人;如果所让的人不合适,就算要他让出一筐饭一碗汤也会有不高兴的脸色。”
孟子理想中的让国模式是把君位让给最合适的人,这样让国者才会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因此,真正爱好名声的让国者一定对受让者要十分了解,必须选定一个非常合适的才会最后让给他,否则就是一筐饭一碗汤也决不会让的。这也符合孟子所认定的历史的,根据孟子描述的历史,尧让舜、舜让禹之前,都对受让者进行了长期严格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