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11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024-09-11 15:32:03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报

□赵宗符

卷十四·尽心章句下

14·1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解:孟子说:“真是不仁啊,这个梁惠王!有仁德的人把他对待亲爱者的行为推及他所不亲爱的人,没有仁德的人把他对待不亲爱者的行为推及他所亲爱的人。”公孙丑问:“这话什么意思?”孟子说:“梁惠王为了争夺土地,驱使他不亲爱的百姓去作战,使他们血肉糜烂,结果大败,准备再战,怕不能得胜,就驱使他亲爱的子弟去献身。这就叫把他对待不亲爱者的行为推及到他所亲爱的人的身上。”

土地就在那儿存在着,千年万年都不会消失。孟子谴责了为争夺土地而糜烂百姓、死伤子弟这种战争,认为发动这种战争的人是没有仁德的。

14·2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解:孟子说:“《春秋》书中记载的战争没有正义的。那一次战争比这一次战争好些,倒是有的。所谓征讨战争,是指在上位的天子讨伐在下位的诸侯,同等地位的诸侯国是不能相互征讨的。”

孟子借史书的记载,进一步否定了他所处时代诸侯国之间发动战争的正当性。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仁不义,孟子在以战争解决时代问题的霸道之外,有他的王道理想,那就是各诸侯国通过在国内推行仁政,从而在国际间和平竞争,最终实行仁政。最好的国家一统天下。他就是在以他这理想为标准,一贯地反对战争。

14·3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解:孟子说:“完全相信书上讲的,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书中《武成》这一篇,不过只取它两三枚简的内容而已。仁者无敌于天下。由最具仁德的周武王去讨伐最没有仁德的殷纣王,怎么会使血流得那么多?以至于把捣米用的长木槌都漂流起来了呢?”

孟子提倡读书要有怀疑和批判精神,这是对的。但怀疑和批判要讲证据,从事实出发,要有孔子讲的“毋臆、毋必、毋固、毋我”的精神才行,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否则,尽信书会犯错,怀疑和批判书却又不讲求证据,而只作主观的推测,同样也会犯错误。历史证明,孟子在武王伐纣的推测上就犯了错。这个错,是因为孟子太相信自己的仁政理论了。许多理论家都很容易犯类似的错误。所以,后人才会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

14·4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解:孟子说:“有人说:‘我善于布设战阵,我善于指挥作战。’这是大罪恶。国君爱好仁,就可天下无敌。向南征讨,北方的狄人便埋怨;向东征讨,西方的夷人便埋怨。说:‘为什么把我们这里放在后面!’周武王讨伐殷商,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武王说:‘不要害怕!我是来安定你们的,不是与你们百姓为敌的。’百姓像山崩似的,一齐伏地叩头。征是正的意思,各国都端正自己,哪用得着相互作战呢?”

孟子提倡仁政,认为各国通过仁政实行和平竞争,最后那搞仁政最好的国家一定可以无敌于天下。从这一思想出发,如同上一节,他怀疑了书中的记载一样,这一节他又重新叙述了武王伐纣的历史,认为仁德的武王哪用什么战争?商朝的百姓一听他来了,自会欢迎的,完全背离了历史的真实。思想家坚持的思想,也会给思想家戴上有色眼镜,使他们看待世界的色彩都有了改变。对思想家的书而言,也用得上“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