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116)|陶冶性灵,变化气质

2024-08-28 15:43:19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3·36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解:孟子从范地到了齐国,远远地看见齐王的儿子。感慨地说:“居处环境改变人的气度,物质奉养改变人的体质,生活环境真是重要!不都是人的儿子吗?”孟子又说:“王子的宫室、车马、衣服大多和别人相同,而王子却像那样有气质,生活的环境使他成了那样;何况是居住在天下最广阔的住宅(即“仁”中)的人呢?鲁国国君到宋国去,在垤泽门下呼喊。守门的人说:‘这不是我们的国君,为什么他的声音这么像我们的国君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生活的环境相似。”

孟子强调了生活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更强调了道德修养是比生活环境更重要地改变气质的力量。“陶冶性灵,变化气质”,一直是儒家修养上不变的追求。

13·37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解:孟子说:“养活人而不爱人,就是以养猪的态度对待人;爱人而不尊敬人,就是以畜养牲口的态度对待人。恭敬之心,是在送礼物之前就具备了的。有恭敬的外表而无恭敬的心,君子不会被这种虚假的形式所留住。”

与人打交道,食而弗爱、爱而不敬这两种态度都是极伤人的,所以才有那样的抱怨:我对他那样好,为什么后来反成了仇呢?敬人如果不是出于真心,只搞些形式,时间长了也会出问题。孟子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这些都极为敏感。与人交往的长久之道,一在于能反思,二在于真诚。

13·38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解:孟子说:“人的身体容貌,是天生的;只有圣人(有内在之美),才能够把天生的身体容貌的美充分体现出来。”

这体现了孟子认为道德修养可以变化气质的思想。圣人居仁由义,养浩然之气,所以能把天生的身体容貌的美呈现出来。

13·39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孟子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弟而已矣。”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解:齐宣王想缩短守丧的时间。公孙丑说:“为父母守丧一年,总比不守丧好吧?”孟子说:“这好比是有人在扭他哥哥的胳膊,你却对他说且慢慢扭吧,只是教导他孝父母敬兄长便行了。”有个王子他母亲去世了,他的师傅想为他多请求几个月的丧期。公孙丑问:“像这样的事如何理解呢?”孟子说:“这是想守完三年丧期却做不到。(这种情况)即便多守一天丧也比不守丧好(上面讲齐宣王的话),是针对没有人禁止他守三年之丧而他自己却不肯这样做而言的。”

孟子认为,能守三年之丧不守,却认为守一年总比不守好,就像能制止一个人扭他兄长却不制止,反而说将来要教他礼义一样,都是做了错误的事却又为自己找借口。而王子没条件守三年之丧,他哪怕要求守了几个月,也是值得尊敬的。知人论事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3·40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解:孟子说:“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种:有像应时的雨润物一样教化的,有成就学生品德的,有培养学生才能的,有释疑解惑的,还有未直接施教却为人仰慕而被私下取法学习的。这五种,就是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

孟子总结了君子的教育方式,也说明君子教育的力量。君子因材施教,能使人成长、成德,成才,学得知识。关键是君子不直接施教,也能让同时代人或后人仰慕,从而私下以之为榜样取法学习,这样的教育方式,非君子莫有。孟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孔子对孟子的教育方式就是“私淑艾者”,孟子在孔子去世一百多年后,因仰慕孔子,私下里认孔子为师向孔子学习,撷取了孔子学问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