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115)|尚志与沉沦
2024-08-21 15:17:0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3·32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弟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解:公孙丑说:“《诗经》说:‘不白吃饭呀’,君子不下田劳动也能有饭吃,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君子住在一个国家,国君任用他,国家就会平安、富足、尊贵、荣耀;少年子弟跟他学习,社会风气就会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诚守信。‘不白吃饭呀’,还有比君子的功用更大(从而不是白吃饭)的吗?”
孟子作为思想家,是很早有社会分工意识者之一。在这儿他就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待知识分子的作用的。
13·33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解:王子垫问:“士该做什么事?”孟子回答:“使自己的志向高尚。”王子垫问:“什么叫作使自己的志向高尚?”孟子回答:“立志于仁和义如此而已。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的东西却据为己有,是不义。精神世界安顿的地方在哪里呢?就在仁这儿;人生之路行走的地方在哪里呢?就在义这儿。精神世界安顿在仁里,人生之路按义的要求走,德行完备之人该做的事就齐全了。”
或大或小、或高或低,人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孟子对知识分子的要求是要使自己的志向高尚。何谓高尚的志向?孟子的答案是志于仁和义。这两者都是每个人可以自主控制的,说去做就能做到。孔子对此亦有类似的观点,他强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总之,儒家强调要立大志、立高尚的志,这样人生才会有方向、有目标、有意义,而只有这样的人生才会坚定而从容,不会无聊、不会焦虑、不会无所事事、不会莫明其妙地让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和情绪充满自己一段又一段的时间,从而可以使人从后世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描写的人的沉沦状态中挣扎出来。这也是儒家思想在现代生活世界的意义之所在。
13·34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解:孟子说:“陈仲子这个人,不合乎道义地把齐国给予他,他也不会接受。人们都相信这一点,这种只是舍弃一筐饭、一碗汤的义行。人的罪过没有比抛弃父兄君臣上下尊卑之礼还要大的了,因为他有小节操就相信他有大节操,这怎么可以呢?”
孟子认为,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家庭、社会责任,在父兄君臣上下尊卑等社会关系中,尽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才是最大的义行。为了一点小名节而放弃这最大的义行,是不可以的,也是不值得赞扬的。陈仲子这人,放弃了他对母亲、对兄长的义务,他所追求的义行也就不过是放弃一筐饭、一碗汤的义行,哪怕他放弃齐国也一样是小义行。生活中看到有人有类似的小义行,就以为他有自觉承担家国责任的大义行,是不可以的。与逃避承担家国责任相比,放弃再大的富贵也是小节。
13·35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乐而忘天下。”
解:桃应问孟子:“舜做天子,皋陶做法官,舜的父亲杀了人,那怎么办?”孟子说:“抓起来就是了。”“那么舜不阻止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皋陶是于法有据的。”“那么舜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把放弃天下看得跟放弃一双破鞋一样。他偷偷背着父亲逃走,靠海边住下来,一辈子都快快乐乐地生活,快乐到忘掉做天子的事。”
孟子师徒之间进行的一次思想实验。根据实验所设定的情节,孟子给出了解决方案。首先,贵为天子也不能干涉国法,即权不可大于法;其次,则应更重视天伦之情,为此应放弃权力、不做天子、逃避法律,并且很高兴这样做。孟子在家国之间,更重视家,在天下责任与家庭人伦之间,更重视以孝为本。孟子的结论就是好的吗?当时站在被杀的那家人来看,不尽然;站在现代人的观点也不尽然。但是现代人的观点就是好的吗?站在舜的角度看也不尽然。情、理、法,如何从各个角度看都处理得尽善尽美,也许是人类永远达不到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