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110)|何谓良知良能

2024-07-17 15:12:0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3·15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解: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会做的,这是良能;人不用思考就能知的,这是良知。两三岁的婴幼儿,没有不知道爱父母的;等到他长大了,没有不知道敬兄长的。爱自己的父母,就是仁;尊敬自己的兄长,就是义。仁义能通行天下,(除了良知良能)没有其他原因了。”

孟子认为,人有不用学就会、不用思就知的先天能力。正因为有这种能力,小孩生下来经过两三年与父母亲密接触,就能知道爱自己的父母;长得再大一点,就能知道尊敬自己的兄长。这种先天的能力是什么呢?孟子没有进一步讲。以今天人类对自身的科学认识而言,可以对孟子的讲法有个进一步的认识。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特殊的、复杂的巨系统,人脑亦是一个开放的、特殊的、复杂的巨系统。系统在其变得越来越巨大、越来越复杂的过程中,就会有一些功能从系统中涌现。人体尤其是人脑较其他动物大脑的复杂化,便涌现了特殊的功能,使人超越了一般动物。这先天就有的特殊功能,就是孟子讲的良知良能。这样的先天的功能,才使人在随后的社会生活中,有了思维能力、情感能力、语言能力,能够向真、向善、向美,建构出道德的世界、文化的世界,等等。孟子讲“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先天的功能就是那人异于禽兽的“几希”。一只猴子刚生下来,与刚生下来的孩子即使长得十分相似,哪怕它一样是在人类社会中成长起来,它也不会有道德世界和文化世界,因为它少了人所具有的先天功能。在人有先天功能的意义上,说人性本善,也是可以的。但这只是说人天生就有向善的能力,并未排除这种能力用于向恶。由向善的良知良能到善,还需学习和修养。所以,孟子此节也未讲人一生下来就仁义,连对父母的爱,也要有二三年的学习,对兄长的尊敬就要更长的学习时间,父母、兄长仅是人生下来面临的最近的,往远处推,推到社会中,学习、修养更是自不待言的。孟子不同于荀子,他讲性本善,是从正面看待人的优于动物的特殊功能即良知良能,历史地看,孟子是对的。到目前为止,人类尽管亦做了许多大奸大恶的事情,但人类社会总体还是向善向好的。当然,良知良能也是有个体差异的,生活中有的人数学能力强,有的人语言能力强,有的人善画,有的人善跑,等等,除了后天的训练外,先天系统功能上的差异也是有的。孟子以后,有的思想家讲良知良能,仿佛圣人生而知之,天文地理无不知晓,那是误解了功能和因功能而导致的结果,是错误的。因此,王阳明讲“致良知”,同时还讲“事上磨炼”,从有功能到真正获得能力、获得知识,还有一个艰苦、漫长的建构过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人生就是一个把自身良知、良能的潜力充分实现出来的过程。

13·16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解:孟子说:“舜住在深山里,与树木石头同处,与野鹿野猪为伍,他和深山里的乡野之人差别很小。但当他听到一句善言,看见一件善行,马上就去学习,其动力就像长江黄河决了口,浩浩荡荡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

孟子接着上一节继续讲良知良能。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几希就是良知良能;圣人之异于深山野人者几希,这几希是什么呢?尽管人人都有良知良能,这良知良能也有个体差异,但孟子认为这不是造成人和人差异的几希,造成差异的原因就在于人善学不善学。孟子在此节讲,舜跟普通人生活环境一样,造成他和普通人差异的不是天生的东西,而在于舜善于学习、主动学习,从而把自己的良知良能充分实现出来。孟子强调了良知良能,更强调了后天学习。连圣人舜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哪有什么生而知之者?后人对孟子的“性本善”确有极大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