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108)|如何做到心平气和自得其乐

2024-07-03 14:39:02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3·9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解: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你,也心平气和、自得其乐;别人不理解你,也心平气和、自得其乐。”宋勾践问:“怎样做才能够心平气和、自得其乐?”孟子说:“尊尚德性喜欢正义,就可以做到心平气和、自得其乐。所以,一位士人在他处于困境的时候不会丢掉正义,在他得志发达的时候不会离开德性。处于困境的时候不会丢掉正义,所以这位士人就能自得其乐;得志发达的时候不会离开德性,所以百姓就对他不会失望。古代的人,得志发达,便把恩惠施于百姓;不能得志发达,就修养个人的品质面对世人。处于困境的时候就做好自身修养,得志发达的时候就同时为天下人谋幸福。”

朱子解释此节中的“德”,即为“所得之善”“尊之,则有以自重,而不慕乎人爵之荣”;解释此节中“义”,即为“所守之正”“乐之,则有以自安,而不殉乎外物之诱”。所得之善即人的德性,所守之正即心中正义。人们对外做事,就会有成功和失败,有别人的理解和不理解,这是必然的。对此,孟子取的态度就是,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别人理解还是不理解,都不改变自己的心平气和、自得其乐。孟子是如何做到的呢?他实际上是把事物进行了两分,外部的事物像成功失败、理解不理解是不可控制的,因此他便不再关注;他关注的只是自己内部的可控制的事物,这就是自我的修养、尊德乐义等等。在这些方面,自己是有着充分的意志自由的,自己想去做就可以做到。做好自己可以控制的尊德乐义,自己不可控制的成功失败、理解不理解,则不问其结果,那么自然就可以做到心平气和、自得其乐了。有了这样的态度,无论处境如何,都不会让自己进退失据,而是有着一以贯之之道。

深得孟子哲学这点的人,应该在面对功名利禄成功失败时,都保持内心的快乐。但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有个传统就是“怨”,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人在其诗歌中,总是有其怀才不遇的牢骚,就是这种情绪的表现。在他们瑰丽、豪放、沉郁、潇洒的文字背后,总有着郁郁寡欢和愤愤不平的底色。其实在后世人看来,他们无论在官场上成功还是失败,无论得到王公大人的理解还是不理解,都无损于他们的人格饱满和自身成就,他们的心灵本自俱足,却因过于外求,而使自己的生命有了过多的不快乐,这是令人遗憾的。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有诗:“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通过哲学的反思,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本就有俱足的“无尽藏”,这是自己的自由意志可控的事物。把可控的事物努力做好,让不可控的事物顺其自然,这会使自己生命中更多一些心平气和自得其乐。这很重要,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更快乐些,其实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因为你只有这一生。

13·10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解:孟子说:“要有了周文王这样的人才会跟着奋发的人,这都是普通的人。如果是杰出的人士,虽然没有周文王这样的人带领自己也会奋发。”

孟子本人就是豪杰之士,所以英气逼人。这样的人人格独立,自我意识强,对于个体的主体性有着深切的理解,因此在言行中有着充分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不需跟着别人后面,自能自动自觉、奋发有为。孟子是提倡这样的人格的。有这样的豪杰人格,才会创新发明、敢为天下先,才能勇于为善、当仁不让。南宋哲学家陆象山有句名言“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深得孟子此精神三味。今日社会更当提倡这种自动奋发的豪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