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107)|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2024-06-26 15:22:0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3·6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解: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之心。从没有羞耻之心到有了羞耻之心,就不会做令人羞耻的事了。”

孟子讲,“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以孟子性善论的思想,羞耻之心是人本然具有的功能,但在与外物接触的过程中,这一羞耻之心可能会被遮蔽掉,如同太阳被乌云挡住。孟子强调人生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澄清这颗羞耻之心,从羞耻之心被遮蔽掉,到羞耻之心莹然存在,人就不会去做可耻之事了,这也是与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一以贯之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耻感,有西方学者甚至认为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他们认为,耻感文化是重视外在的评价,与儒家的知耻是有重大差异的,前者是他律,后者是自律。孟子讲的羞耻之心,是内在的,并不会依有没有外人评价而存在,这是一种自觉的、自己对自己的监督,要比只重视外在的监督还要严格,所以《中庸》里讲“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在今天看来,这颗羞耻之心,不管是先天就有的良知,还是后天建构的精神世界,对于一个人的修养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否则,这个人就成了“无耻之徒”,而这也应了孟子这句话的另一种讲法,“无耻之耻,无耻矣”,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在孟子的思想系统中,这种讲法就是在骂人了,因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说一个人真是不知羞耻,没有了羞耻心,无耻,就是在骂他不是人。我们今天也会骂一个人“无耻”,但为什么“无耻”就是一个骂人的词?这背后的道理就少有人推敲了。

13·7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解:孟子说:“羞耻心对于人的作用太大了。做权谋机诈事情的人,是没有什么地方用得着羞耻的。不以比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接着上一节,孟子强调了人有羞耻之心的重要作用。一个人没有了羞耻之心,什么坏事都可能做出来;一个人没有了羞耻之心,就不会再有上进心。孔子强调“行己有耻”,孟子以他的哲学对此思想进行了深化。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有感于明末士人学问思想的空疏清谈、人格操守的堕落无耻,从《论语》中挑出了两个词合成一句话,叫作“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以此作为士人修养的路径,亦有对羞耻之心培养的重视。顾炎武的这一概括,对于一位现代公民仍有着重要的启示,尤其是面对着互联网上的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和思想,面对着现实世界里的各种诱惑和可能,一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足可以让人安静下来,不会随波逐流。

13·8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解:孟子说:“古代贤明的君王因喜爱善言善行而忘记了自己的富贵权势,古代贤明的士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喜爱自己的道理而忘记了别人的权势。所以,王公大人不对他表示尊敬依礼而行,就不能多次和他相见。相见的次数尚且不能够多,何况要他作为臣子呢?”

孟子强调以道为尊,强调依道不依人。有道的君王不会依自己的富贵权势骄人,有道的普通人不会因别人的富贵权势而奴颜婢膝。这是一种重要的个人修养,并不是容易达到的。别说王公大人,就是一般的小官僚、暴发户,鲜有不是以势骄人的,鲁迅先生讲“人一阔,脸就变”,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另一方面,普通人见势矮三分,就如同《法门寺》中的贾桂“小的站惯了”,在权势面前没有了自尊也是很普遍的。改变这种不健康心态的修养方法就是要“乐其道”,不断地锻炼自己乐道,就可以达到“忘势”的境界,“忘”意味着不刻意,那就是化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