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101)|孟子反战的意义

2024-05-15 16:05: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2·8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厘所不识也。”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

解:鲁国要让慎子担任将军。孟子说:“不先教导民众就用他们去打仗,这就叫祸害民众。祸害民众的人,在尧、舜的时代是不能被容纳的。即使一仗就打败齐国,占领了南阳,然而这样还是不可。”慎子顿时变了脸色,不高兴地说:“这我就不明白了。”孟子说:“我明白地告诉你。天子的土地方圆千里;没有千里,就不足以接待诸侯。诸侯的土地方圆百里;没有百里,就不足以守护宗庙里保存的典册文书。周公当初封在鲁国,应该是方圆百里;当时的土地也不是不够,而周公所有的其实少于百里。太公当初封在齐国,应该是方圆百里;当时的土地也不是不够,而太公所有的其实少于百里。如今,鲁国的土地方圆有五个百里,你以为如果有圣王兴起,鲁国的土地是在减少之列呢?还是在增加之列呢?白白地从别国取来土地送给这国,仁人尚且不干,何况是带兵杀人以求得土地呢?君子服务于君王,只是务必引导他合乎道义,有志于仁罢了。”

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在他看来,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取更多的土地,让双方的老百姓去送死,这样的战争就没有任何正义可言,因此,他是极力反对的。他认为,做臣子的要努力引导国君看重道义、有志于仁,而不是刺激他们对于土地的欲望。这是一种崇高的理想。

12·9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解:孟子说:“现在服务君主的人都说:‘我能为国君开土拓疆,充实国库。’现今的这些所谓的好臣子,正是古代所谓的残害民众的贼子。国君不向往道义,无意于仁政,却帮助他们追求富有,这等于是让夏桀富有。‘我能为国君邀结同盟,战则必胜。’现今的这些所谓的好臣子,正是古代所谓的残害民众的贼子。国君不向往道义,无意于仁政,却帮助他们强于战斗,这等于是辅助夏桀打仗。从现今这样的道路走下去,不改变现今这样的风气,即使把整个天下都给他,他是一天也坐不稳的。”

孟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所谓的大争之世。各诸侯国的兼并战争此起彼伏。客观地讲,这给当时的民众造成了无尽的痛苦。因此,讲仁政、讲王道的孟子必然对此加以反对。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如黑格尔所言,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当时的法家进行改革、奖励耕战,当时的纵横家合纵连横、发动战争,这些孟子看不上眼的所谓的“明君良臣”,尽管都是在为恶,都是在追求私利,但也不自觉地做了历史发展的工具,符合了社会走向统一的历史需求。那么,孟子完全错了吗?也没有。孟子预言,如果沿着这些“明君良臣”所走的道路,却又不改变整个社会崇尚暴力、不讲仁义道德的习气,那么,即使他们打下了天下,也是坐不长久的。历史很快就证实了孟子的这一结论。秦王嬴政推行了一条法家刻薄寡恩的霸道路线,最终消灭六国,统一了天下。但由于仁义不施,很快便二世而亡,正是所谓“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给了我们一个如何看待战争、反思战争的新的视角,用这一视角聚焦于当今世界上的一些热点地区,看这些地区权贵们的纵横捭阖,看双方平民子弟的相互厮杀,会得出一些更理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