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91)|无法去论证,但可有信念
2024-02-21 15:58:23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1·7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解:孟子说:“丰收的年景,少年子弟多半懒惰;歉收的年景,少年子弟多半贪暴。这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什么不同,是环境埋没了他们的善良本性。以大麦作比喻,播种锄地,如果地域相同,播种又同时,那么就会蓬勃生长。到了夏至的时候,就都成熟了。虽然收成有所不同,那是因为土地有肥瘠,雨露的多少、人工的勤惰也有不同。所以,一切同类之物,都是有相似的本性的,为什么独独讲到人类就怀疑了呢?圣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同类人啊。所以龙子说:‘不知道别人脚的样子去编草鞋,我知道他们也不会编成筐子。’草鞋的相似,是因为天下人的脚大体上相同。人的口味,有相同的嗜好;易牙是先了解了人的口味上的这一嗜好的。假如人们饮食的口味,其嗜好人人不同,就像犬马和我们不同类一样,那么天下人为什么要嗜好易牙在饮食上的口味呢?讲到饮食口味,天下人都希望吃到易牙做的饭菜,这是因为天下人的饮食口味是相似的。耳朵的听觉也是这样。讲到声乐,天下人都希望听到师旷演奏的音乐,这是因为天下人的听觉感受是相似的。眼睛的视觉也是这样。讲到子都,天下人没有不知道他的美丽的。不知道子都的美丽的,那是没有眼睛的人。所以说,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感受;眼对于美色,有相同的审美体验。讲到心,难道独独没有相同的地方吗?人心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呢?是理,是义。圣人不过就是比我们先懂得人心相同的地方而已。所以说理义使我们的心得到满足,就如同牛羊猪狗的肉使我们的口味得到满足。”
孟子是性善论的坚定信仰者,性善论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如同公理。因而在这样的思维前提下,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可用来作为比喻来巩固性善论。比喻论证在科学的意义是一种无效的论证,但却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技巧,能够引导人们很快地理解、认同某种观点,而不再去进一步探究这种观点的真理性。在这一节,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孟子运用这一技巧的力量。现代传媒业、广告业有时就是运用这一技巧来引导受众的。一个比喻就可以让受众认同一个观点,很少再有人独立思考这一观点是否在逻辑上立得住脚。
这一节孟子所举的例子中,不同年景下青少年养成的性情不同,同样的地块里因雨水、人工不同而大麦的收成不同等等,可以对性善论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性无善无恶进行论证。至于讲到口有同嗜、耳有同听、目有同色等等,从跨文化的观点来看,这些都是大可存疑的。假定人类生理上有相同的追求,也推不出道德上有相同的追求;再假定能推出有相同的道德追求,也只是说明人都有向善的追求,也推不出性本善的结论。因此对于人性的本质为何?人们到今天无法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只能作为一种哲学来选择和信仰。像孟子那样,选择了性善论,那么不管论证如何,只要你选择了,而且信念坚定,就一定可以修养人生、充实生活,总比性恶论让人看到更多的光明和希望。毕竟,科学未解的东西要远远多于科学已解的东西。对于未解之事物,人类只能凭着猜想、选择、信念,去行动、去冒险,这是人的自由,也是人的无奈。这也是一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式的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