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74)|孟子坚持性善论,知道人性的黑暗吗?
2023-10-11 15:54:15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9·2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万章曰:“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棲。’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曰:“然则舜伪喜者与?”曰:“否。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
解:万章问道:“《诗》说:‘娶妻应该怎么办?一定要先禀告父母。’相信这句话的,应该没有人比得上作为大孝之人的舜了。可是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了妻,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说:“如果当时禀告就娶不成了。男女结婚,是人和人之间重要的伦常关系。如果事先禀告而未同意,就会破坏这一重要的伦常关系,从而对父母产生怨恨,所以就不事先禀告了。”万章说:“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了妻,我听先生解释明白了;尧帝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也没事先告诉其父母,这又是为了什么?”孟子说:“尧帝也知道事先告诉他们,女儿就嫁不成了。”万章说:“父母叫舜到谷仓顶上去整修,然后就撤掉了梯子,父亲瞽瞍又放火烧谷仓(希望烧死舜)。叫舜去疏通水井,舜从井里出来了,(家人以为他还在井里)就堵塞了井口(希望困死舜)。随后弟弟象说:‘设法害死舜都是我的功劳。他的牛羊给父母,粮仓给父母,干戈归我,琴归我,雕弓归我,让二位嫂嫂替我铺床。’象走进舜的房子,舜坐在床边正在弹琴。象说:‘我想你想得好难受啊!’神情十分尴尬。舜说:‘我惦念着这些臣下和百姓,你帮我来管理吧。’我不理解,舜是真的不知道象要杀害他吗?”孟子说:“怎么会不知道呢?不过看到象忧愁他也忧愁,象高兴他也高兴。”万章问:“那么舜是在假装高兴了?”孟子说:“不!从前有人送了条活鱼给子产,子产叫主管池塘的小吏把鱼养在池塘里。这人却把鱼烹烧吃了,回来报告说:‘刚放到水里,它还有点懒得活动,一会儿就摇摆着尾巴游开了,转眼就自由自在地游走了。’子产说:‘找到了它该去的地方!找到了它该去的地方!’这名小吏出来后,对别人说:‘谁说子产聪明?我把鱼烹烧吃了,他却说,找到了它该去的地方!找到了它该去的地方!’所以对于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事欺骗他,却很难用违背他的原则的事来蒙骗他。象(如弟弟那样)装着敬爱兄长的样子来见舜,舜就真诚地相信他而感到高兴,有什么假装的地方呢?”
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一。尽管持性善论的观点,但孟子对世间的认识并非如“傻白甜”那样的幼稚、可笑。通过对舜的家庭的了解,孟子其实是深切地理解到,虽然人人有善端,但人性在现实中还是会扭曲发展到非常黑暗的地步。舜这样伟大的人物,在其家中,同父异母的弟弟想谋害他,他的后母、父亲也都参与其中,而且多次要杀害他,并且父母、弟弟还满心欢喜地在他被谋害后要霸占他的财产,弟弟甚至想连两个嫂嫂也一同霸占,这样血淋淋的事实就呈现在世人面前。舜的事也许是个传说,但历史上这样的事却也是实实在在地发生着。多少帝王将相的家中出现了类似的悲剧,普通人的家里也不都是笼罩着桃色的光环。面对这些情况,孟子赞同舜的做法,希望通过自己真诚的行为,把人向善的力量激发出来。孟子不是不知道人性有多黑暗,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了解人性的无底黑暗之后,依然坚持自己性善论的观点,这是孟子作为思想家的深刻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