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64)|面对君主的独立人格
2023-07-26 14:36:58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卷八·离娄章句下
8·1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解:孟子说:“舜出生在诸冯,迁居到了负夏,最后逝世于鸣条,是东部边远地区的人。周文王出生在岐周,最后逝世于毕郢,是西部边远地区的人。两人的地方,相隔一千多里;两人的时代,相差一千多年。当他们得到机会在中国实现他们的志向时,所做的事情就和符节那样相合。早一些的圣王和后来的圣王,他们遵循的原则是相同的。”
社会治理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孟子强调了其普遍性的存在;历史传统有其连续性和断裂性,孟子强调了其连续性的存在。治理的大道和原则,不会因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讲的也是类似的道理。真理或许只有一个,但错误却会花样丛出。
8·2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解:子产主持郑国的国政时,用自己乘坐的车辆帮助别人渡过溱河与洧河。孟子说:“他知道惠民却不懂得如何搞政治。如果十一月修好行人的桥,十二月再修好过车的桥,老百姓就不会为渡河的事而发愁了。官员做好自己的政务,出行的时候让百姓回避都是可以的。怎么可能一个人一个人地帮他们过河呢?所以搞政治的人,(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像这样去让每一个人满意,那时间也不够呀。”
孟子对为政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认为一位为政者要利用好自己的为政资源,从大处、从根本处着手,为老百姓解决问题,而不是作为一个个人,以个人做好人好事的方式去为老百姓解决问题。这样的为政方式,往好里讲是为政能力不足,往不好处讲,则是一种作秀。当然即使作秀,也说明官员还是在价值观上把百姓放得很高的,最差的一种官员就是连为老百姓做点好事这样的秀也不去做,一心只是去逢迎拍马,为自己捞权捞财而努力,百姓在他们眼里视若无物。
8·3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解:孟子告诉齐宣王:“君主视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那么臣下视君主就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视臣下如同犬马,那么臣下视君主就如同路人;君主视臣下如同泥土草芥,那么臣下视君主就如同强盗仇敌。”齐宣王问:“礼制规定,臣下要为过去的君主服丧,君主如何做臣下就能为他服丧呢?”孟子回答说:“臣下的劝谏能被采纳、建议能够实行,恩泽下及百姓;臣下有故离职,君主就派人引导他离开国境,并先到他要去的地方安排好;臣下离开三年还没有回来,才收回他的封地房屋。这叫作三有礼。这样,臣下就会为他服丧了。现在做臣子的,劝谏不被听从,建议不被采纳,恩泽到不了百姓;有故离职,君主就要捉拿他,并设法使他在要去的地方陷于困境;离开当天,就要没收他的封地房屋。这样做事的君主就叫作强盗仇敌。对强盗仇敌,还服什么丧呢?”
这是孟子最具有刚直正大的精神气象的文字之一。是对孔子“君君臣臣”“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等思想所做的最好的阐释。也可以看出对于孔孟的儒家思想而言,视君臣的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与其说是对臣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宁说对君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士人应有的独立自由之精神和堂堂正正之气象,这才是儒家的真样子。到后世,在统治者的自私引导与无良文人的有意逢迎之下,这思想就变成了荒唐透顶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促成这一转化的统治者和文人,可谓中国文化的大罪人。如有人能把这一转变仔细地梳理出来,把这些人张之天下,以为后人增添镜鉴,吸取教训,也是为中国文化作出的极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