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60)|永怀理想,观照现实
2023-06-28 16:24:43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7·14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解:孟子说:“冉求担任季氏家的总管,不能改变季氏贪婪的德行,反而跟以往比把田赋增加了一倍。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同学们可以大张旗鼓地批判他。’由此看来,国君不施行仁政有人却还要帮他聚敛钱财,都会为孔子所唾弃,更何况是卖力为国君谋划战争呢?为了争夺土地而作战,战死的人遍布野外;为了争夺城市而作战,战死的人遍布城邑。这就是所谓带领土地来吃人肉,虽然处以死刑都不足以赎其罪过。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应该受到重刑处罚,搞合纵连横、准备打仗的该受次一等的刑罚,不惜民力开垦荒地增加收成以备战的该受再次一等的刑罚。”
这是孟子以自己的仁政理想为标准,在激烈地批评他所处的现实。从仁政的角度观照现实,孟子反对为争夺土地和城邑而发动不义战争,反对不顾百姓死活聚敛钱财,反对不惜民力野蛮开垦。在战国的大争之世,孟子实际上批评了当时的一些流行思想,像兵家、纵横家以及法家的耕战思想。这些思想恰恰受到当时各国国君的重视,并且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像和孟子差不多同时的苏秦、张仪等就一时无人与其争锋,在各国间得到极大尊重,而孟子则被视为迂阔而不切实用。尽管孟子不能改变战国时代的战争与兼并局面,他的理想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但这并没有否定仁政理想的价值。正因为理想的存在,人类才不会彻底绝望。动物没有理想,也便没有希望。人类的历史就是被理想光芒照亮的历史,虽然也许永远达不到理想,但有理想存在,现实就会得到不断的修正。
7·15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解:孟子说:“看一个人,没有比看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其内在的丑恶。心中有正直的想法,眼睛就明亮;心中的想法不正直,眼睛就浑浊暗淡。听一个人说的,再看他的眼睛,一个人的想法怎么能隐藏得了呢?”
每一个个人,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并不是单向度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既有身体层面,又有心理层面,还有精神层面。通常情况下,这三个层面的相互作用是协调一致的,这就是所谓的“诚于中,形于外”。例如,一个人精神境界高远,价值观正大,那么就可能对其心理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而整个身体也会充满着一股浩然之气,而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自然也会表现得明亮而有正气。这就是身、心、神三者的有机统一。尽管没有明确地表述出来,但孟子思想中是主张这种“身心神有机统一论”的,他在论述如何养浩然之气时,已对此有所阐发。在此节,孟子讲的也是这种统一论。当然,这只是概然地说,并不是说必然会这样,因为人有自由意志,可以表演作秀,身、心、神三者亦会南辕北辙的。
7·16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唯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解:孟子说:“谦恭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节制的人不会掠夺别人。侮辱、掠夺别人的君主,怎么算得上谦恭、节制呢?谦恭和节制岂是可以用好听的声音和微笑的面孔来伪装的呢?”
孟子批评了一些君主身、心、神的分裂,这样的君主看他们的眼睛和面色,是无法判断其为人的。因为他们装得似乎很谦恭、很节制,但是在精神层面却并没有谦恭、节制这样的价值观。这是如何知道的呢?是他们实际行为体现出来的。眼睛中能掩藏的,实际行为就掩藏不住了。孟子此节,似是对上一节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