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58)|得民心的办法
2023-06-14 15:43:2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7·9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解:孟子说:“夏桀与殷纣失去天下,是由于失去老百姓的支持;他们之所以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老百姓的心。得到天下有方法: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就可以得天下了;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有方法:得到老百姓的心,就可以得到老百姓支持了;得到老百姓的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为他们聚集起来;他们厌恶的,就不要加在他们身上。如此而已。老百姓归向有仁德的统治者,就像水往下流、野兽向空旷地跑一样。所以说,为深渊赶来鱼的,是水獭;为丛林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商汤、周武王赶来老百姓的,是夏桀与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好行仁政的,那么其他诸侯就会为他把百姓赶来。即使他不想称王天下,也是不可能的。现在那些想称王天下的国君,就好比是患了七年的病,却要用只有三年的艾草来治疗。如果平时不注重积累,就终身也不会得到。如果不立志行仁政,终身都会忧愁受辱,甚至会国亡身死。《诗经》上说:‘那怎么会有好,不过一起落水淹死罢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跳出短暂的历史烟云,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孟子讲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基本上是一个必然的事实。古代一个个王朝的兴起和灭亡,都对此做了很好的例证,一时一地一人的作为也许看不清楚,还有些偶然性,但放长了看,这一结论没有例外。对许多王朝的垮台,老百姓是漠然以对,甚至是欢呼其到来的。因为王朝的所作所为,早已失去了老百姓的心,让老百姓的心都凉了。对于得到老百姓的心,孟子给出的办法也很简单:老百姓想要的就给他们、帮他们办好,老百姓不想要的就不要加到他们身上。看似简单,但以此跟历史上那些垮台的统治者的所作所为比较一下,恰恰就是在这一点上没有做好。这里还有个如何真正理解老百姓的需求、尊重老百姓的需求的问题。过、不及都不行,恰到好处才行。
7·10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解: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一起谈论有意义的话题;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说话否定礼义,就叫作自己残害自己;认为自己不能心怀仁、行有义,就叫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安稳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放着安稳的住宅而不居,放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多么可悲啊!”
高等动物有身,也可能有简单的心理活动,可以说其存在分为身、心两层,而人类除了有身体层面、心理层面之外,还会在其生命过程中形成一个精神层面,可以说人的存在分为身、心、神三层,神层无形而实存,可以说对身、心有着巨大调节作用。一个人住在有形的高堂大院,坐高档车行在宽广的大路上,其心不一定安适而幸福,这是因为其神层建构不深广。如何让神层境界深广呢?孟子给出两种重要的建构内容:仁与义。有了仁与义,身、心住在这无形的世界里,就会从容、安稳、幸福。可惜有人并不能自觉到这一无形的存在,只盯在那些有形的荣华上面,这样的生活并不安稳、妥帖。这是舍弃了真正的安宅、正路,因此是自暴自弃,是令人可悲的事情。这可以看出道德价值在人的精神层面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