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56)|敬畏历史
2023-05-31 15:40:3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7·2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弒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解:孟子说:“圆规和直尺,是方圆的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标准。要作为君主就要尽君主之道,要作为臣子就要尽臣子之道。这两者只要效法尧、舜就可以了。不用舜事奉尧的态度和做法事奉自己的君主,就是对自己的君主不恭敬;不用尧治理民众的态度和做法治理民众,就是对自己民众的残害。孔子说:‘道无非有两种:仁和不仁而已。’残害自己的民众太过分了,自己就会被杀、国家也会灭亡;不太过分,自己就处在危险中,国家也会衰弱。这样的国君死后的谥号叫‘幽’、叫‘厉’,纵使他们有孝顺的子孙,经历一百代也改变不了这一骂名。《诗经》上说:‘殷朝的镜鉴不在远处,就是前代的夏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指出推行仁政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君主学尧的样子、臣子学舜的样子。并且,他特别强调了君主的主导作用,君主权力大,责任亦大,暴虐过甚就会身死国灭,暴虐不甚,也会留下千古骂名,逃脱不了历史的审判。这样的对历史的敬畏精神,也便成了中国政治的优秀传统,对位高权重的政治人物的行为,有着无形的规范作用。
7·3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解:孟子说:“夏、商、周三个朝代获得天下是因为仁,他们失去天下是因为不仁。国家的衰败、兴盛、生存、灭亡的原因也是如此。天子不仁,不能保有天下;诸侯不仁,不能保住国家;卿大夫不仁,不能保住祖庙;士人与百姓不仁,不能保全自己的身体。现在有些人害怕死亡却又喜欢不仁,这就好比害怕喝醉却偏要饮酒一样。”
接着本篇一开始谈到的“仁”,孟子在这里讲的仁已是一个复合概念,不但指仁心、仁人还指仁政;不但指好的人,而且还指好的制度;不但指好的心念,而且还指好的行为。总之,与孔子讲到仁时不同,孟子讲到仁时已经丰富拓展了,这也是孟子在仁的方面推进了儒家思想的表现。
7·4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解:孟子说:“我亲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我,就要反思自己是否仁爱不够;我治理别人却没治理好,就要反思自己是否智慧不够;我礼貌地对待别人,别人却不应之以礼,就要反思自己是否恭敬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都要先反思自己是否做得不够好,自己的确做好了,天下的人就会来归附。《诗经》上说:‘永远主动配合天命,自己去求得更多的福报。’”
在许多哲学家那里,能够自我反思是人类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孟子在此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思精神。孟子的反思是要先从自身找原因,一事当前,先看自己做得好不好,不好就要加以改正。肯定了人的主体性、自觉性。
7·5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解:孟子说:“人们常说句口头话,就是‘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国,国的根本在家,家的根本在每个人自身。”
《大学》上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在此就是强调的这一思想,天下、国、家都是人群组成的,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系统,说起来有些抽象,而每个人则是具体的。儒家入手处就在具体的个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讲的就是“从我做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