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50)|在职业与收入上,孟子不唱高调

2023-04-12 15:40:5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6·4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曰:“食志。”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曰:“否。”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解:彭更问:“后面随从的车子有几十辆,跟着的人员有几百人,从这一个诸侯国吃到另一个诸侯国,不是太过分了吗?”孟子回答说:“不合乎正道,那么别人的一小筐饭都不能接受;合乎正道,那么舜接受尧禅让的天下,都不以为过分。你以为过分吗?”彭更说:“不过分。但是士人没做事就去吃人家的饭,是不应该的。”孟子说:“你如果不互通各行业人们的劳作交换他们的产品,用多余的弥补不足的,那么农夫就会有剩余的粮食(而别人没得吃),妇女就会有剩余的布匹(而别人没得穿)。你如果让他们互通有无、交流互换,那么不种田的各种工匠,都能从你的做法里得到吃的。这里有这样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出外尊敬兄长,遵守先王的道义准则,让后世的学者有所学习,却不能从你的做法里得到吃的。你为什么看重各种工匠却轻视讲求仁义的人呢?”彭更说:“各种工匠,他们的动机本来就是要找口饭吃;君子研究和传播道义,他们的动机也是要找口饭吃吗?”孟子说:“你何必要计较他们的动机呢?他们对你有功,可以给饭吃就给饭。你到底是根据他们的动机给饭吃呢?还是根据他们的功绩给饭吃呢?”彭更说:“根据动机。”孟子问:“有人在这里,毁坏房瓦乱画屋墙,他的动机是找口饭吃,那么你会给他饭吃吗?”彭更说:“不会。”孟子说:“那么你就不是根据动机,而是根据功绩而给人饭吃了。”

彭更是孟子的学生,他与老师探讨了职业与分配的问题,孟子给出了三层意思。首先,一个人做的事情要有客观的价值,也就是符合道义的原则,对公共的事业有利,在孟子的话语空间中也就是对百姓、对天下、对儒家的价值等等有利,否则,没有这种道义,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从别人那里去获取一丝一毫的所得的;其次,社会是有分工的,耕稼农桑,社会百工创造价值,知识分子的宣道救世、教育别人同样也是创造价值的。不能因为看得见的互通有无、交换流转,就否定了无形的在价值与文化上的互通有无、交换流转,把知识分子的活动都看成是无用的,认为知识分子只是在吃闲饭;第三,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做什么工作,只要对社会有利,有着实际功绩,就有权利获得正当的收入,而不需看他们做这事时的动机是什么。

孟子对待职业与收入的看法是非常通达的。在社会分工存在的前提下,一个社会上的正当职业,都是符合道义的,这样的职业个人价值和公共价值是有机统一的。个人从事这样的职业,对个人而言获得了收入,对社会而言满足了公共的需要,动机上追求个人价值带来公共价值,和追求公共价值带来个人价值,都是合理的。相反,彭更的看法就是偏颇的,他割裂了个人价值与公共价值在职业上面的对立统一。孟子自然也看重职业的公共价值,提倡士人追求这种价值,甚至鼓励士人舍生取义,但他并未将这一最高标准,当成一条普遍标准,而是从社会功用上评价一个人的工作,不管其动机如何,只要做出了实绩,就应取得收入。彭更一方面看低了社会百工,没有看到他们中也有追求公共价值的动机,另一方面又看高了士人,认为他们的工作不应有追求个人价值的动机。这就像今日网络上的许多文章,评价人只看动机,而没有看到他们实际做出的功绩。我们应学习孟子的做法,提倡高尚,但绝不站在道德高地上苛责别人,把人架到火上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