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48)|孟子的大丈夫精神

2023-03-22 15:05:38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6·2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解: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一发怒能让诸侯恐惧,安居无事则天下战火会熄灭。”孟子回答说:“这些人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到行冠礼时,父亲会教导他;女子到出嫁的时候,母亲会教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抗丈夫。’以顺从为最应该的原则,这是做妻妾的妇人之道。住在天下最广阔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在天下最正大的道路上。得志的时候,偕同老百姓一起走;不得志的时候,独自坚持原则走自己的路。富贵不能使他惑乱,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强力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配叫作大丈夫。”

孟子否定了当时纵横家乃至一般人所推崇的大丈夫,而提出了自己的大丈夫概念。一般世俗的人所推崇的大丈夫,也就是当时的纵横家们所膜拜的超级成功人士。在学习纵横之术的景春口中,这样成功人士的代表就是公孙衍、张仪等人。他们游走于战国时代的列国之间,靠辩才无碍、权谋智术取得了位高权重的官职,一言一行都能牵动天下的神经,影响到天下的平安稳定,这样的人自然称得上大丈夫了。但孟子却对此予以彻底的否定,他认为这样的人物迎合国君的欲望,揣摩国君的心思,从而取得国君的信任,以此而获得了富贵。他们没有自己的理想和原则,一切以顺从国君的意思为原则,这和女子嫁到婆家,一切都以顺从丈夫为原则,没有什么区别。这哪里是什么大丈夫,就和妾妇是相似的,都是在行妾妇之道。

孟子骂完这些成功人士,便提出了他自己的大丈夫标准。他不是从外在的权势富贵的标准来判断,而是从内在的精神境界的标准来判断。是不是大丈夫,不在于外在的功名利禄、权势地位,而在于内在的个人修养、精神境界。形象说来,一名大丈夫住在天下最广阔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在天下最正大的道路上。

住在天下最广阔的住宅里,就是有胸襟宽广视野宏大的思想,一个人怎样才能有胸襟宽广视野宏大的思想呢?在孔孟看来,就是要有仁的思想,成为一名仁者,宋儒讲,仁者浑然与天地同体就是这个意思,一个有仁的思想的人,就可以做到与天地同体,其思想阔大自然包容天地,而天地中许多事则皆是琐琐碎碎不值得计较,譬如说那些成功人士所做的事情;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就是价值观正确,一个人怎样才能价值观正确呢?在孔孟看来,就是要有义,也就是站在正义一边,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走在天下最正大的道路上,就是走历史必然之路,要做到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一个人有了这三方面的精神修养,如果有了权力,那么就和百姓们一起推进这三方面的工作,如果没有权力,就独自去做,绝不犹疑。他的内心始终有定力,世俗的富贵,就像那些成功人士所得到的,绝不会使他迷惑混乱,就如同孔子所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贫贱的生活也不能使他动摇,让他放弃自己的精神境界,他一定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强权暴力更不能让他低头,他一定会如孔子所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或者像孟子说的那样“舍生而取义也”。这样一个完整的人,才是孟子所认可的大丈夫。

孟子的大丈夫自觉站在真理一边,站在正义一边,站在历史必然性一边,是个人修养的结果,和他讲的“养浩然之气”是一致的。这种浩然之气、这种大丈夫精神,是一种至大至刚的力量,一直到今天也在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