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40)|搞好民生是基础
2023-01-18 15:47:1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5·3·1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解:滕文公请教治理国家的事情。孟子说:“老百姓的事情不可迟缓。《诗经》上说:‘白天割取茅草,晚上搓成绳索;赶紧修理房屋,马上要开始播种百谷了。’老百姓做人的道理,有固定的产业才会有恒定的心志,没有固定的产业就没有恒定的心志。如果没有恒定的心志,就会放荡胡来,什么样的事情都做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加以惩处,就等于设下罗网陷害百姓。哪有仁德之人当政而可以陷害百姓的呢?因此,贤明的君主一定要恭敬节俭礼待臣下,向老百姓征取要有制度。阳虎说:‘要致富就不会行仁,要行仁就不会致富。’夏朝每家五十亩实行贡法,殷朝每家七十亩实行助法,周朝每家一百亩实行彻法,其实税率都是十抽一。彻,是通行之义;助,是借助之义。龙子说:‘征取田税没有比助法更好的,没有比贡法更差的。贡法,是平均数年的收成得到一个常数,按此来抽税。好年景,谷物堆得满地,多收一点不算暴虐,却收得很少;不好的年景,精耕细作的产出都不够纳税,却又一定要按平均数抽足税。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却让老百姓满眼怨恨,一年到头辛苦劳动,收成不能够养活他们的父母,还要靠借贷才能足额缴税。致使老人小孩抛尸在田沟山溪,这样怎么配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做官的世代有俸禄,滕国本来就实行了。《诗经》上讲:‘雨水先灌溉我们的公田,然后再灌溉到我们的私田。’只有助法才有公田。由此看来,就是周朝也是用助法的。(老百姓的恒产问题解决了,)接着要设置庠、序、学、校来教育他们。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正的意思;序,是端正的意思。夏朝是叫作校,殷朝叫作序,周朝叫作庠;学习的内容则是三个朝代共同的,都是教人明白伦理关系和行为准则的。在上位的人明白了伦理关系和行为准则,在下位的老百姓就会相亲相爱。如果有圣王兴起,必定就会来学习取法,这样做的人就成了圣王的老师了。《诗经》上讲‘周虽是一个古老的邦国,它的使命唯在于创新’,这是讲周文王的。您努力实行吧,也来使您的国家气象一新。”
孟子向滕文公系统阐述了他的治国理政的思想,这里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首先,孟子抓的是经济基础,这主要是老百姓的生产与生活。孟子认为统治者有责任规范和节制自己的行为,让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都可以正常进行下去。有了这样的基础,老百姓才会有恒定的心志安安稳稳过日子;其次,孟子抓的是上层建筑,这主要是国家办的教育。孟子认为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有了保证以后,就要办好学校对老百姓实行教育,让老百姓懂得伦理关系和行为准则,这样国家上上下下就能有一个安定和谐的局面。当年周文王就是这样让周这个古老的邦国气象一新的,孟子鼓励滕文公要向周文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