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20)|如何做到不动心,以培养勇气为例

2022-08-17 14:40:05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3·2·2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解:公孙丑问:“不动心有什么方法吗?”孟子回答说:“有。勇士北宫黝培养勇气的方法是:肌肤被刺不退缩,眼睛被刺不躲避。认为输给别人哪怕一丝毫毛,也看得和在大庭广众之下遭到鞭打一样。他不能忍受地位卑贱的平民的欺侮,也不能忍受万乘之国君主的欺侮。把刺杀万乘之国的君主,看得和刺杀平民百姓一样。他不怕各种诸侯国的君主,受到他们的辱骂,一定反击回去。勇士孟施舍有自己培养勇气的方法。他说:‘对不能战胜的敌人看得和能战胜的敌人一样。如果先考虑敌人的力量然后才前进,先考虑胜败然后才交锋,这样的人一定会害怕强大的敌军的。我哪能一定会取胜呢?不过能无所畏惧而已。’孟施舍像曾子,北宫黝像子夏。这二人的勇气,不知谁更好,然而,孟施舍的办法更有坚守的要领。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崇尚勇气吗?我曾经听孔子讲过大的勇气:自我反省觉得没有道理,对方即使是卑贱的平民,我也不去吓唬他;自我反省觉得有理,即使面对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孟施舍保持勇气的方法,又不如曾子的办法更能坚守要领。”

不动心很多情况下就要有勇气,无所恐惧才不会被外界可怕的东西吓得心跳加速。因此,孟子首先从培养勇气以达到不动心谈起。孟子讲了三种情况,北宫黝的养勇基本上是身体层面的,类似于肉体的本能,培养出一种条件反射。不管外界是什么情况,作用来了直接反作用出去,不经心理层面,对心没有什么扰动,自然也就不动心了。孟施舍的养勇是心理层面的,他在心理中培养出一种无所畏惧的意志,然后就用这一无所畏惧的意志去应对外物。无论外物力量的大小强弱,他都是以这一无惧的意志去应对。如此,外界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撼动这一意志,这样他自能做到不动心了。孟子认为,从具有勇气而不动心这一方面来看,他们二人分不出高低。但因为北宫黝要面对着外面不同的情况而做出不同反应,而孟施舍却只用无惧的意志一条去面对外面各种各样的情况,因此,孟施舍养勇的办法更有要领。曾子的养勇是精神层面的,他在精神层面有一个义理和价值系统。他用这一义理和价值系统去应对外界的事事物物。通过思考反省,不符合这一义理和价值系统,他对任何人都能坦然服软。符合这一义理和价值系统,他对千军万马都无所畏惧,精神层面培养起了这样的义理和价值系统,一切依此为依归,外界的力量自然都不足以动人之心了。革命者无惧死亡,“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因为有了义理和价值系统而不动心的例子。孟施舍无惧的意志是一种非理性的产物,而曾子的义理与价值则是理性思考的产物。因此曾子的勇气所建立的基础更宏大而深刻,这样孟施舍养勇的方法就不如曾子更有要领。一个在精神层面培养起高远境界的人,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动起心的。

以上是孟子通过养勇来谈如何修养自己做到不动心,这只是他作为一个角度来谈修养如何做到不动心的。因为勇气再大也只是在面对恐惧、危险、死亡等方面时不动心,并不能保证在其他方面不动心,如功名富贵、美色欲望等,下面孟子结合着告子的不动心还有进一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