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14)|孟子的革命思想
2022-07-06 17:04:13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2·8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
解:齐宣王问孟子:“成汤流放了夏桀,武王讨伐了纣王,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说:“在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齐宣王问:“臣下犯上作乱杀害他的君主,这可以吗?”孟子说:“凶暴淫虐灭绝天理的人叫作‘贼’;颠倒错乱败坏人伦的人叫作‘残’;残贼的人叫作‘一夫’。听说过合乎天理正义地杀了独夫民贼纣,没有听说过犯上作乱杀了君主这件事。”
齐宣王大约是上次被孟子追问“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答不上来“顾左右而言他”,心理上有了阴影。这次有点想问孟子个难题扳回一局的意思,没想到不问则已,上次孟子还没把结论点明,这次孟子直截了当地作了结论。他认为那些伤天害理、败坏人伦致使四境不治的君王,已自动失去了作为君王的资格,老百姓起来杀掉这样的暴君,具有天然的正义性,只是杀掉了一个独夫民贼,并不是犯上作乱。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所具有的革命精神,在《易传》革卦中就提出了“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革命是一种顺天应人的正义行动。正是这一思想的确立,才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有着极大的警醒作用。当然这也让一些独裁者很不爽,明太祖朱元璋读到孟子的这些言论就感到无法容忍,为此而大怒,他下令将孟子的牌位移出孔庙,并让人对《孟子》一书进行删改,把这些他认为是逆君犯上的言论全部去掉才重新出版。当然他的这些行为并不能阻碍孟子的这些思想深入人心。朱元璋对自己一手遮天的权力看得太高,过于迷信。他的这些行为在他开创的朝代就得到了改正,而他非但无损于孟子精神的伟大,却只是让自己为历史增添了一些丑态和笑料而已。与朱元璋比起来,齐宣王的作风要好不少,能与孟子如此平等地进行思想探讨、自由交流,这就很值得后世那些君王们学习。
2·9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解:孟子进见齐宣王,说:“要建造一座大房子,那一定要派管理工匠的官员带着工匠去寻找大木料。他们找到了合适的大木料,大王您就很高兴,认为他们承担起他们的职责。具体的工匠在干活时把木头砍小了,大王您就很生气,认为这工匠承担不起他的职责。可见专门知识很重要。现在有些人从小专业学习圣贤之学,长大了打算去实行仁政。大王您却对他们说:‘姑且放弃你所学的,而按我所说的做。’那会怎么样呢?现在您这儿有块未经雕琢的玉石料,虽然要花费万金,也一定会找玉匠来雕琢它。而对于治理国家,却说‘姑且放弃你所学的而按我说的做。’这和您去指导玉匠雕琢玉石有什么两样呢?”
孟子认为,干什么事情都需要专业人才,治理国家同样如此。国君治国要尊重专家、贤人的意见,而不能凭个人意志,独断专行。否则就如同自己去雕琢玉石一样,是不会得到美玉的。这对于高高在上的国君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提醒,权力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很容易不听专家、贤人的意见,结果酿成大祸,历史上这样的教训不少。但是,这样的专家治国也应防止另一种片面性。因为治理国家毕竟不是像雕刻玉石那样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活,政治是众人之事,重要的是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专家、贤人的意见外,还要听听各方利益主体的意见,这是一个类似于协商民主、全过程民主的过程,最后做到集思广益、多谋善断才是好的。只听专家、贤人的意见,结果把事情办坏了,这样的历史教训也不少,就是所谓的“书生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