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神论(6)|如何发现身上固有的仁心?

2022-05-11 14:30:55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7·2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解:孟子说:“有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天下了。老百姓皆以为大王您吝啬,我早就知道大王您这是有不忍之心啊。”齐宣王说:“是的,确实有这样想的百姓。齐国虽然狭小,我如何会吝啬一头牛?我就是不忍心看到它不停地哆嗦,就好像没有犯罪的人被押去刑场,所以才用羊替换它。”孟子说:“大王您不必奇怪老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的代替大的,那些人怎么知道您心里想的?可是大王您如果同情它像没有犯罪的人而被押去刑场,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呢?我不是吝啬钱财而用羊替换牛的,(但以小换大)也难怪老百姓以为我吝啬了。”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正是仁心了,看到牛而没有看到羊的缘故。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见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哀叫声,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君子总是远远离开厨房。”

孟子细心地为齐宣王解析出他本来就有的仁心,并以日常生活中君子总是远离厨房的例子作了证明。这正是孟子人性向善的哲学思想在齐宣王身上的体现。可以推想,孟子在分析齐宣王的细微心理变化时,已经在运用其性善论的哲学框架了,只不过在此,孟子面对的是政治人物,急于推行的是他的仁政思想,因此并没有把他的性善论一下子就讲给齐宣王,这也可见孟子的游说技巧。

1·7·3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解:齐宣王高兴地说:“《诗》上说:‘别人想什么,我能猜测到。’先生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做了,再问问自己为什么,却讲不出来。经先生这么一说,便似乎说到我的心坎上了。我这种心思和王道相合,又有什么道理呢?”孟子回答说:“如果有人向大王报告:‘我有力量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物,却不能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睛能把秋天鸟身上的细毛看清楚,却不能看见摆在眼前的一车柴草。’那么大王您认可他吗?”齐宣王回答说:“不认可。”孟子接着说:“现在您的仁心足以用到禽兽身上,却不扩展到百姓身上,这是为什么呢?如此看来,一根羽毛都举不起,只是不肯用力气的缘故;一车柴草都看不见,只是不肯用眼睛看的缘故;老百姓的民生得不到保障,只是您不肯把自己的仁心施及于他们。所以说,大王您未曾实行王道政治,只是不肯这样做,而不是不能做。”

孟子以生活中的一件以羊易牛的小事,通过仔细地分析,得出了齐宣王自己固有仁心的结论。这一分析得到了齐宣王的认同,孟子于是进一步将这一仁心引导到齐宣王的治国理政上,但孟子并没有沿着齐宣王的问题讲下去,而是又举了两个例子以加强自己的论证。齐宣王果然进入了孟子预设的话语逻辑中,他不用思索就否定了人能举三千斤却不能举一羽、人能看见鸟身上的毫毛却不能看见一车草。在这一逻辑下,孟子很自然地指出,齐宣王自己有仁心,却没有将此发扬出来推行王道政治,也并不是不能做,而只是不肯做而已。因为仁心本即齐宣王固有的,推广出来不需要别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