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107)| 为理想而奔波

2022-01-19 14:43:3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微子篇第十八 共十一章

18·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解:殷纣王暴虐统治之时,他下面的三个臣子:微子离开朝廷隐居去了,箕子装疯做了奴隶,比干犯颜直谏被杀。孔子评价说:“殷纣王时期有三位仁人。”

对于残酷无道的统治者,大约可以分为四种态度:一是所谓的助纣为虐,逢迎主子之恶,换取个人好处,害国害民;二是躲得远远的,洁身自好;三是躲不掉,但无论如何也不同流合污;四是直接批评统治者,不避个人生死。前一种是与无道统治者取合作态度,后三种皆是不合作态度。微子、箕子、比干分别就是后三种态度的例子,孔子并未对他们加以区别,反而认为他们的不合作方式尽管不同,但都是仁人。在孔子的价值体系中,仁人是孔子对他们很高的道德评价了,孔子并未因微子、箕子的求生就对他们有所指责。这也体现了孔子的一贯思想,即他并不鼓励别人去做烈士。邦无道则隐,当然有人做了烈士,孔子也是要给予由衷的赞扬的。孔子并不像后世的宋儒那样,那么极端、偏执,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18·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解:柳下惠做鲁国的法官,多次被罢免。别人对他说:“你不可以离开吗?”柳下惠回答说:“正直地对待工作,到哪里不一样多次被撤职吗?不正直地对待工作,又何必离开自己的祖国呢?”

柳下惠的所作所为,表现了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国家也许委屈了自己,但自己决不因此而改变而离开。屈原讲“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也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这样的精神自古至今,都在我们的文化中流淌着,我们在今日许多知识分子身上都见到了这种精神。受点委屈,不能超脱,完全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骂自己的国家,这样的人是可怜的。

18·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解:齐景公谈到如何对待孔子时说:“用鲁国对待季氏的待遇对待孔子,那我做不到;我要用低于季氏而高于孟氏的待遇来对待他。”不久,他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就离开了齐国。

孔子风尘仆仆地在各个国家奔波,并非为了拿年薪、求待遇,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因此,齐景公尽管给他的待遇不算低,但由于不能用他,无法使他实践自己的理想,孔子就辞职而去。

18·4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解:齐国送给鲁国许多歌舞女伎,季桓子接受了,三天没有上朝处理政事,孔子就离开了鲁国。

孔子理想的实现要寄托于一名有为的君主,这是他的政治理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他政治理想实现的前提条件。因此一旦孔子发现统治者不是有为之人,他便离开,希望到一个能实现其理想的地方。在鲁国,孔子是因为对统治者耽于淫乐、不理朝政非常失望而离去的。在他那个时代,诸侯国林立,他还有条件这样做。到了后世大一统的时代,统治者定于一尊,如果儒者不能遇到好的统治者,那他就几乎没有什么办法了。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有一首写汉朝贾谊的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并不是一名荒淫无道之君,但他感兴趣与贾谊探讨的只是鬼神问题,这种情况终致贾谊郁郁而终。历代王朝都有这种情况,儒家知识分子又不能像孔子时代那样在各个国家做选择,于是他们便走向了对君王从小就加强教育的路向,希望以这样的方式从娃娃抓起,培养出一个有为之君。例如宋朝大儒朱熹曾说:“盖天下之大本者,陛下之心也。”这种寻明主、寻清官的思维路径,从历史上看有好的地方,但弊端更多,能培养出来的有为之君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