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95)|儒家的中庸辩证法
2021-10-20 14:21:2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5·2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解:孔子说:“君子庄敬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但不拉帮结派。”
君子在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时,符合中庸之道,不会偏执。一方面君子矜持庄重,自己保持一种做人的气象,但并不因这种气象而自视甚高、唯我独尊,动辄就批评别人,与别人发生争执。现实中有的人道貌岸然,一开口就指出别人的不对,吓得别人都不敢说话,这就没有达到君子的境地。另一方面,君子也不因为矜持庄重就自视清高,与别人格格不入。君子庄重又是合群的,但君子的合群又不是没有原则、没有是非,只是一味结党营私、搞小圈子,君子能够与别人搞得很和谐,但君子又会有自己的底线,绝不会出于私利的目的而搞团团伙伙。
这一节,孔子把中庸思想也即儒家的辩证法用到处理人我关系上,君子就是按辩证法办事的人。
15·22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解:孔子说:“一个君子不会因一个人话说得好听就举荐他,也不会因一个人做人不行就否定他说的一切话。”
君子对人对言都要讲究辩证法,要全面、客观地加以认识,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这是孔子这句话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具体说来,一个人说得头头是道、夸夸其谈,仅凭这一点是不能推举他的,否则也许会犯大错。赵括“纸上谈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反过来讲,一个人偶然说了错话,那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这样也不利于人才成长。总之,言与人有相关性,但认识一个人不能仅凭他说的话。另一方面呢,一个人做人有缺陷,但也不能否定他说的一切话,有些话正确,也是应该听取的。反过来讲,一个人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人,但他说的话也不见得句句都是真理。同样,认识一句话的真理性也不能仅凭这话是谁说的。对人、对言都应多方考察、系统分析、综合判断,这样才能识人、识言。
15·2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就可以用来终身奉行呢?”孔子回答说:“这个字就是恕吧!恕的意思是自己不想别人如此对待自己,那么自己就先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所谓的人际交往银律,处理的是人与己的互动关系。首先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想问题,自己不想别人仇恨自己,那么首先自己就先不要去仇恨别人。你讨厌别人对你势利眼,那么你首先对别人先不要势利眼等等,都是恕道。其欲、其施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人际交往的态度。许多人把欲或施的内容解作具体的物质,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对于欲或施的内容当成一种个人的物质偏好,那么人的物质偏好是千差万别的,俗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自己是素食主义者,不欲吃肉,也不让别人吃肉,这是行不通的。因此,正确理解孔子这句话,要从人际互动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加以思考,处理好人己间的辩证关系。
15·24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解:孔子说:“我对于别人,批评谁赞誉谁(是有一定标准的),如果我赞誉了谁,一定是曾经考验过他。夏、商、周三代的老百姓都这样做,这就是在三代可以直道而行的原因。”
孔子评价人在于察其言、观其行,以事实为依据。说一个人好,一定有好的事实做原因,而不会有其他什么别的原因。例如,这个人特有权、特有钱什么的。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之所以是黄金时代,人们可以直道而行,主要原因在于老百姓都是这样的人。
今天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某个人因为是大企业家,特有钱,他写了几个歪歪斜斜的毛笔字,别人都争相说好,甚至一些书法评论家也说好,于是那几个字甚至拍卖出不少钱,仿佛只要有了钱,他做什么都是第一流了。以孔子的标准,这就不是直道而行,而是曲道而行、媚道而行,甚至是邪道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