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83)|爱一个人,就要让其劳累吃点苦

2021-07-21 10:42:2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4·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解: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讲出好的言语,但能讲好言语的人却不一定有道德。仁人必定勇敢,但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是仁人。”

维特根斯坦说哲学研究就是对语言的澄清,孔子在这儿做的就类似于语言澄清的工作。在孔子的概念体系里,德是言的充分条件,仁是勇的充分条件。从德一定能推出言,从仁一定能推出勇,但反过来就不一定了,这是德与言、仁与勇的逻辑关系。从经验领域来看,德与仁都是人的内在修养,言与勇只是人的外在表现。有了内在修养总会有外化于言行的表现,但有了外在的言行,却不一定必有相应的内在修养。有的人伶牙俐齿,说的比唱的还要好听,但很可能是要欺骗别人,以掩盖自己内心的卑下;有的人好勇斗狠,表面上看来很勇敢,那不是因为他是个仁人,而是因为他是个恶人。

14·6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解:南宫适向孔子问道:“羿擅长射箭,奡擅长水战,但都没有得到善终。禹和稷亲自下地耕种,最后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答话。南宫适从里面出来。孔子说:“这个人好一个君子!这个人多么崇尚道德。”

推崇德不推崇力,这是孔子一贯的思想,南宫适所描述的历史现象,基本上证明了孔子这一思想,因此获得了孔子的称赞。但这一节也有让人感到奇怪的地方,即为什么在南宫适请教完后,孔子没有回答,而是在南宫适退出后,孔子才对他表示赞扬。钱穆先生认为孔子不答,是因为南宫适讲的道理浅显,无须答复,而且南宫适言下之意是以禹、稷比孔子,所以孔子更不好回答。李零先生认为,南宫适强调禹稷躬稼,只是重农学派的思想,并不完全符合孔子的意思,因此孔子没有当面回答。似乎李零先生讲的更圆融一些。

14·7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解:孔子说:“君子而达不到仁者的情况是有的!没有是小人而达到仁者的情况。”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君子与小人。如果将君子、小人理解为道德上的差异,那么这句话讲的就没什么毛病,仁者是人修养所能达到的极高境界,孔子轻易不许人为仁者,因此一个人修养得好,已是一位君子,但他还没有达到仁者的境界,这是可以理解的。而小人与君子却是对立的,凡是君子做得好的地方,小人几乎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小人距君子差得很远,那么他跟仁者差得就更远了,是小人就一定不会是仁者。

但是在孔子的话语体系中,君子和小人还有另一套意思,君子是指统治阶级,小人是指被统治阶级、普通老百姓。如果说统治阶级而达不到仁者的情况是有的,没有老百姓能达到仁者的情况。这从逻辑与经验上都是错的,说明了孔子的历史局限性。

14·8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解:孔子说:“爱一个人,能不让其劳累吃点苦吗?忠心地对待一个人,能不对其进行教诲吗?”

这是孔子的政治思想,也是孔子的教育思想。特别在教育方面,这已成了人们的常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懂得这个道理。对待小孩子,让他们在劳动中锻炼,对他们进行教诲,是其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但是也有糊涂的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劳累点,什么都替孩子做好了。孩子有了缺点,也舍不得批评教育,生怕孩子不顺心、不高兴,家长以为这是爱孩子,其实是溺爱,最终会害了孩子,也苦了家长。这样的悲剧代代都有,可见把一个简单的道理实行起来,其实并不简单。

上对下是这样,下对上也是这样。对君主、对父母,爱他们也不能让他们无所事事;忠于他们,当他们有了缺点毛病的时候,也不能不指出来。这一方面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