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75)|孔子的“语言分析哲学”

2021-05-26 15:46:18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子路篇第十三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解:子路问如何去做官从政。孔子回答他说:“自己给百姓带头勤劳地工作,然后让百姓也去勤劳地工作。”子路请求再多讲一些。孔子回答说:“坚持做好上面说的,不要厌倦懈怠。”

在统治者与老百姓之间,孔子一贯的思路是对统治者要求更高。他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这里对子路讲的亦是这个道理,做官从政首先要勤劳,给老百姓带个好头,然后再安排老百姓做各种工作,就都会得到他们的信服。这个道理很简单、很朴素,子路感觉不过瘾,就想让老师再多讲一些。孔子告诉他,坚持不懈地去落实,就不简单。真理多是朴素的,甚至是些大白话,能坚持按这些话去做的人就很了不起。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很少。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解:仲弓做了季氏家的总管,向孔子请教如何搞好这一角色的政治。孔子回答说:“要身先士卒给手下的工作人员带好头,要有容错机制,赦免工作人员所犯的小过错,把优秀人才举荐出来提拔使用。”仲弓继续问道:“怎样才能识别出优秀的人才并把他们举荐出来呢?”孔子回答说:“把你已知道的人才举荐出来,把你不知道的人才也举荐出来,别人放弃的也要了解一番把好的举荐出来。”

这节孔子讲的是,如何做好行政或部门首长?有三条:一是自己带头,二是宽容小错,三是识人用人。对于识人用人,孔子讲得很全面,有一种五湖四海的精神,首先对于自己了解的人才要举荐出来;其次,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人才也要去想办法了解考察,然后举荐出来;第三,对于别人不用的人,也不可断然放弃,而是要亲自了解考察一番,有人才也要举荐出来。这三条做好了,就可以真正做到野无遗才了。许多注家只强调了“举尔所知”,那么,孔子的干部路线就成了用人唯亲了。只用自己熟悉的人,这与孔子整体的思想并不融贯。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解:子路问孔子:“卫君等着您去搞政治,您将首先做什么?”孔子回答说:“那一定是订正一些词语的实际意义开始吧!”子路听了嘲讽说:“这有什么呀!您也太迂腐了,这些用词又有什么可订正的呢?”孔子批评他说:“你也太粗鲁了,由呀!君子对于他不懂的东西,可以持保留态度,但不可乱说。词语的实际意义得不到订正,那么说话政令等就不能顺理成章;说话政令等不能顺理成章,政事等就不可能做成功;政事等做不成功,那么国家的礼乐制度等也就兴办不起来;国家的礼乐制度兴办不起来,那么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那么老百姓就会不知所措连手脚都不知放到哪里是好。所以,统治者用一个词一定能说出它的实际意义,说得出它的实际意义就一定能在实际中行得通。统治者对于其言语措词、发布政令等,不能有一丝马马虎虎含含混混的地方才可以。”

孔子与弟子之间,自由讨论的气氛很浓。老师绝没有后世一些儒者所表现的道貌岸然。正是在这些率性甚至尖锐的讨论中,在子路的头脑风暴撞击下,孔子才发表了他的从政宣言。在这一宣言中,孔子认为政治搞不好,是因为一些政治用语的内涵不清楚,造成言行不一、名实不符,因此要搞好政治要从订正这些用语的真实内涵开始。如,君、臣等词的含义清楚了,才不会君不君、臣不臣。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许多哲学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词语含义不清造成的,可以看作是哲学上的“正名主义”,与孔子政治上、伦理上的“正名主义”,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