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72)|精神上永远不可懈怠

2021-04-28 15:14:18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解:孔子说:“凭着一方面的片面之词就可以判断案情的,大概只有仲由说出来的话吧!”子路说话算话,承诺的绝不拖延。

判断案情的正确方法,应是双方的话都要听听,然后再做出综合判断。但子路却是一名说话算话、非常诚实的人,因此,孔子认为如果子路跟人有了争执,凭他单方面的话,就可以分出是非曲直,这是对子路人品的高度肯定。李汝珍《镜花缘》中写了一个君子国,那里的国民在市场上买卖东西时,卖方力争给上等货,要下等价;而买方则力争拿下等货,给上等价格。以此逻辑,他们起争执、打官司时,也会先自认不是,主动自我批评。子路的言行大约就如君子国中的国民一般,这样的国民才是孔子理想中的国民。

12·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解:孔子说:“审理诉讼,我同别人水平差不多。我的理想一定要使诉讼的事情完全消灭才好。”

这一节文字,与上节孔子对子路的称赞是紧密相连的。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大司寇,也就是审理诉讼的最高长官。他作为大司寇,并不认为自己在审案子上有什么高明之处,他的理想是消灭社会上打官司的事情。如何做到?答案就在上节对子路的赞扬中。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做人诚实、说话算数,一事当前先承认自己的不是,那么就不会起争执,起了争执,也很容易判断是非对错。现代社会法多而繁,靠法律解决已成了人们的共识,打官司时,双方会各陈对自己有利的事实和条文,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和条文则视而不见,片言折狱已是根本不可能。甚至一家人对簿公堂的事情也多有发生,人们对此见怪不怪,孔子的理想已显得保守落后。法律文明是现代文明,但是孔子的理想有无合理合情处?值得现代人深思。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解:子张问孔子如何去从政。孔子回答说:“在位子上不要懈怠厌倦,执行政令时要忠心耿耿。”在官位上久了,人就容易精神懈怠、无所担当,处理政事就会失去忠心,完全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方法去应付。孔子这话,可谓是诛心之论,历史上官僚系统出问题,没有做到这八个字,可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王朝开国之初的那些行之有效、生机勃勃的好办法,为什么到了王朝末期就百弊丛生、生气全无,那是因为承平日久,官员们已“居之有倦,行之无忠”了。所以中国共产党提出要经受住“四大考验”、抵御住“四种危险”,其中“四种危险”指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精神懈怠危险排在首位。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解:与《雍也篇第六》第27节重出。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解: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和这相反。”

成全别人的好事是一种内心的善良,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表扬鼓励甚至物质帮助。别人没成功时,为其提供条件;别人成功了,为其鼓掌。而当别人做得不好时,君子并不会顺着盲目肯定,使别人在不好的路上狂奔,而是要指出来,帮其分析,甚至还会予以批评,希望别人在成恶的路上戛然而止。伪心的、价值观不对的表扬、鼓励都是成人之恶,当然,在别人做正确事时对别人讽刺、打击等等也都是成人之恶。而小人内心则是阴暗的,他不希望别人的好事有成,总是或明或暗加以破坏;当别人的恶事来临之时,他则幸灾乐祸加以推进,更有甚者,诱使别人去为恶。每个人心中都生活着一个君子和小人,孔子一句话,把人性分析到位了,而现实中能分清何为成人之美、何为成人之恶,从而认清君子和小人,需要很高的智商和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