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70)|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2021-04-14 15:24:05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解: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听了劝慰他说:“我听说过,死生听之在命运,富贵由上天来安排。作为君子只要对待工作、生活严肃认真、没有差错,与别人交往时恭谨谦虚、合乎礼节。如此,四海之内,天下人皆是自己的兄弟——君子又何必忧伤自己没有兄弟呢?”

这里讲的命运、上天是人生的偶然性,而非必然性。儒家讲命定、天定,更多的时候是说,命、天都是外界的人所不可控制的力量,而非宇宙间的主宰力量、人格神之类的东西。命、天充满偶然性,因此人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做到最好而无憾,至于最终结果付之偶然性可矣,这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子夏就是按这一思路劝慰司马牛的,告诉他只要做好个人的修养,死生、富贵可以置之度外,四海之内有自己的兄弟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按照此节的逻辑,即使没有兄弟,只要自己努力了,也就不必遗憾。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此节是有条件的。到了宋朝哲学家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便成了无条件的、绝对的。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解:子张问如何才能见事明白。孔子回答说:“像水慢慢浸润而来的谗言,像尘垢在皮肤上日积月累而来的诬告,不能在你这里行得通,那就可以说你见事明白了。像水慢慢浸润而来的谗言,像尘垢在皮肤上日积月累而来的诬告,不能在你这里行得通,那就可以说你看得远了。”

明与远是统一的,见事明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见事明。让人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的谗言和诬告是不容易发现的,因此需要对此防范。自古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昏聩的领导者往往摆脱不了“枕旁风”“身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解:子贡问如何治国理政。孔子回答说:“先使粮食充足,再使军备充足,然后实施教化让老百姓对政府有信心。”子贡问:“如果必不得已,在粮食、军备和人民的信心三者之中,一定要去掉一项,要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道:“去掉军备。”子贡又进一步追问:“如果必不得已,在粮食和人民的信心两者之中,一定要去掉一项,要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去掉粮食,不过饿死,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一死,但如果人民缺乏对政府的信心,国家是站立不起来的。”

子贡善问,孔子善答。在这节的问答之中,儒家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基本上都表达出来了。首先,治国理政要搞好,民生是基础。老百姓要能吃饱饭,在此基础上再搞好武备,然后才去搞精神文明建设,让老百姓对国家有信心,这三者是一个系统,不可偏废。这也看出孔子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倾向。这是子贡正面问,孔子正面答。其次,治国理政要搞好,人民对政府有信心是根本,这是子贡从反面追问,孔子次第回答,最后得到的结论。人民对政府有信心是更持久的力量,中国历史上所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孔子结论的通俗说法。历史经验也证明,只要人民对政府有信心,那么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逐步克服,一步步实现国家富强;反之,人民对政府失去了信心,即使国家还有丰富的粮食、强大的武备,也只不过用以资乱而已。许多王朝的末期,像隋朝粮仓里仍堆积着无数的粮食,唐朝兵器库里仍有数不尽的武器,但政府失去了人民的信心,足食、足兵依然垮台。现代苏联,军事力量全球数一数二,但人民对政府没有了信心,苏联解体。孔子讲的仍有现实意义,仍需辩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