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55)|孔子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及方法论

2020-12-16 14:48:19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9·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解:孔子经过匡地时被老百姓所拘禁。孔子说:“周文王死去以后,一切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老天如果要消灭这些文化,那我就不会作为后来人掌握这些文化了;(老天让我掌握了这些文化,说明老天并不想让这些文化消灭。)老天如果不想让这些文化消灭,那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这句话不在于孔子讲的天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是唯心的呢还是唯物的呢?而在于孔子讲这话时个人的精神状态。首先他有一种天命所归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认为自己有将周文化传承下去的历史任务;其次他有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对他所要传承的文化有信心。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精神状态、这样的使命感和自信心,才使孔子在面对困难时无所畏惧。当然从现实来看,客观的困难并不一定因有这种主观的精神状态就一定克服,但是如果没有这种主观的精神状态,客观的困难却很容易将人打垮。孔子之所以为孔子,就在于他始终有一种不可被打垮的精神。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讲:“人是可以被消灭的,但永远不可被打败”,其意庶可近之。

9·6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解:太宰向子贡问道:“你老师是位圣人吗?他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说:“他本是天生的大圣人,天生多才多艺。”孔子听说后,说:“太宰是了解我的经历的!我小的时候很贫穷,所以学会了各种各样的老百姓从事的技术。养尊处优的在位君子会熟悉这么多技术吗?是不会熟悉这么多的。”

孔子在多个场合都否定自己是天生的圣人,他认为自己的修养和知识都是在实践中锻炼学习得到的,是事上磨炼的结果。这点孔子是实事求是的,从来没有自欺欺人,像后世的一些“大师”那样,把自己包装成天才。在这一节中,孔子承认自己是因为年轻时生活困难,所以为了谋生才不得不学会了许多普通百姓手里的技艺,表现得尤其诚实。

孔子死后,被他的一些弟子以及政治上有需求的人捧为天生的圣人,一言一行都已完美无缺,这直接违背了孔子的思想,也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创新发展。这其实不是孔子的光荣,而是孔子的悲哀。

9·7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解:牢这个人说:“孔子曾经说过:‘我不曾被国家所用(而做官),所以学得了各种各样的技艺。’”孔子做官很晚,且做官时间很短。他认为年轻时没有官做也很好,这样自己可以去学许多本事。一个人当官早了,可能除了做官之外,就啥也不会了,所以当他晚年因某种原因被免除公职后,可能连自己都养不活。据《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1958年5月18日,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上写了很长的一段批语,认为科学、技术发明大都出于被压迫阶级,即是说,出于那些社会地位较低、学问较少、条件较差、在开始时总是被人看不起、甚至受打击、受折磨、受刑戮的那些人,并为此批语拟了一个标题:“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与孔子上一节、此节的意思,颇有些相近。

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解: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啊。有乡下人来问我问题,我一点也不知道。我就这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去考查分析,最终得到了问题的答案。”这是孔子介绍他的方法论,他并非死记硬背了许多现成的知识,而是有一种方法可以从无知走向有知,这一方法论就是孔子所赞扬的中庸之道,他感慨舜的智慧“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孔子在这里就是运用舜的智慧。西哲亚里士多德推崇的中道,与孔子近似。在《论语》中,经常可以读到孔子运用中庸之道所得到的结论,放射着辩证法的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