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54)|孔子思想中的民主与科学萌芽

2020-12-09 14:35:0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子罕篇·第九

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解:孔子很少谈到利,但是赞许命、赞许仁。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名儒者有自己的使命,谈个人的利禄得失是可耻的。孔子为什么赞许命、赞许仁呢?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经常赞许仁很好理解,对于命的赞许,更多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死生有命”“匡人其如予何”等等,都是他在失意或困难时的一种自我激励。他认为自己有一种使命,那都是现实的生死、别人的打击所不能改变的,体现的是一种使命在身、百折不回的勇气。孔子言命,不是为了无所作为,而是为了为自己的现实作为寻求力量,主要强调自己的主观努力,强调尽人事的一面,而非神秘莫测的必然性。既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自己对生死富贵便不再考虑,而是埋头于自己的使命。孔子作为一名个体,在身层上节制自己,在心层上自我激励,在神层上构建以仁为中心的广阔的精神世界。这句话表现了一个系统的孔子。

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解:达巷里住的一个人说:“孔子真伟大啊!学问广博没有足以树立自己名声的真本事。”孔子听了这句话,就对自己的学生们说:“我干什么才算有真本事呢?是赶马车呢?还是做射手呢?我赶马车好了。”

这是一则讽刺与反讽的对话。一位街上的普通人以表扬的口吻讽刺孔子,说他真了不起,就是不知有什么真本事。孔子听了,对此进行反讽说,我干什么好呢?赶马车还是射箭?我赶马车吧!普通人难以理解孔子的精神世界。

这对话体现了孔子“君子不器”的思想,即一个人不能成为仅有特定用途的器具,还需要有更高的精神境界,立志成为全面发展的有德行的人。孔子认为,一名知识分子不能仅以某个领域的专才而求得衣食温饱,而要能从形而上的角度看待世界,对大全有一种切身的关怀,怀抱理想,在器之上,居于道的世界。

9·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解:孔子说:“礼帽用麻料来织,这是合于传统的礼的;今天大家都用丝料,这样省俭些,我跟随大家的做法。臣见君,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堂又磕头,这是合于传统的礼的。今天大家都免除了堂下的磕头,只升堂后磕头,这是傲慢的表现。虽然违反大家的做法,但我仍然主张要先在堂下磕头的老礼。”孔子用两个例子表明了他对于礼仪的态度。

在孔子的思想中非常重视礼治,但他对于礼的理解,更重视礼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以此为标准,他既不是一名固守传统的保守主义者,又不是一名刻意趋新的时尚主义者;他也不会因众人都去做而就随波逐流,也不会为了刻意求异而与众不同。在传统与时尚、趋同与求异之间,孔子更看重他认为正确的东西、真理的东西,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与后世儒家的原教旨主义是极其不同的。

9·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孔子杜绝人常有的四种毛病,努力做到——不凭空猜测,不绝对独断,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瞎猜、独断、固执、唯我,是人常犯的错误,孔子在修身养性中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努力克服这些缺点,可谓抓住了根本。

人很难摆脱凭空猜测,特别是人与人的交往中更是如此,所谓疑邻盗斧的故事,讲的就是这种情况;人很难摆脱独断,今日互联网上有许多争论,每派都认为自己在某方面的观点是绝对正确,而对方认识不到就是脑残;人很难摆脱固执,有人认为自己很开明,但见到一点变化就受不了,鲁迅笔下九斤老太指责一代不如一代就是很好的例子;人也很难摆脱唯我独尊、自以为是,这既是一种认识论的毛病,主观主义、自以为是真理的化身,又是一种价值观上的毛病,一事当前只看个人利益。

孔子要求杜绝这四方面的毛病,有着民主与科学态度的萌芽,在今日仍对人有教益。网上的人做好这四条,就不会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