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52)|要从融贯性的角度理解孔子思想

2020-11-25 13:32:57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8·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解:孔子办教育有他的特点,他说:“诗篇让人兴发振奋起来,礼仪让人能在社会上立得住脚,音乐让人能使自己的所学得以完成。”孔子用诗、用礼、用乐来培养人,是符合人的特点的。中国人写诗有“诗言志”的传统,其志向通过语言的节奏得到了兴发强调,人读诗很容易有代入感,使自己的身心一下子就进入状态;而人依礼而行,自然会有庄重尊严的威仪;音乐则让人很快就进入节奏,音乐响起,身心自然而然就和着音乐而动,其所兴发、礼仪都会随着音乐自然完成。现代大型集会,喊口号、搞仪式、放音乐,其实就是为迅速完成对集会者的教育。

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解:与孔子同时代或是比孔子晚的一些知识分子思想家,多出身于贵族,有着强烈的精英主义意识,因此他们的思想中多有轻视老百姓的成分。如著名的西门豹有言:“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当时的教育普及程度低,老百姓的水平低,也是一个事实,后来孟子讲:“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于是,很多人就认为孔子处在那样的社会现实中,与别的知识分子一样有轻视老百姓的思想很正常。但是,作为一名思想家,恰恰他应有超越时代、不与众人一样的地方,而且作为一名思想家,其思想应有融贯性。如果按这样的标准来理解孔子这句话,若把这句话理解为孔子有愚民思想,那么就有问题。首先孔子同时代的人有某种思想,就推论孔子也有某种思想,这在逻辑上并不成立,也没有看到不同学派之间的差异性。法家讲愚民政策,并不能推出儒家必然讲愚民政策;其次,如果孔子有愚民思想的话,那么与他有教无类的思想是不融贯的,而有教无类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以此分析,这句话应如康有为的读法,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说:“老百姓水平达到了,就让他们顺着道向前;老百姓水平不够,就教育他们使他们认识道。”

8·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解:孔子有一种中道的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方方面面,其思想与行为是融贯的,这一节就是其体现,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痛恨贫穷就会出乱子;对于不仁的人痛恨太甚,就会出乱子。”孔子不为己甚,没有极端、偏执的行为。

8·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解:周公是孔子的偶像,孔子一生可以说是以推行周公思想、恢复周公礼制为己任。在孔子看来,周公已近乎一完人。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有周公的才能和美德,假使他骄傲且吝啬,其余方面即使他再了不起,也是不值得一看了。”可见,孔子对于骄、吝这两种缺点的极度痛恨。这与孔子的个人经历有关系,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年轻时家已很穷,只能靠从事一些低贱的工作养家糊口,因此他对于那些有权、有财、有势的贵族的种种表现是深有体会的,其中骄奢与吝啬对他伤害最重,这些人一方面自己骄奢淫欲,一方面对别人又鄙陋、吝啬。对此,孔子有着极大的心理阴影,他希望贵族统治者能够切实克服这两个毛病,成为谦谦君子、宽厚待人。

8·12子曰:“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

解:孔子培养学生并不笼统地反对他们去做官,而毋宁说其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各方面做官的人才,但孔子作为一名思想家、教育家,他碰到不以做官为职志而专心研究学问的人,也是很高兴的。因此他说:“学习三年,并不存出去做官求得俸禄的想法,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解:孔子说:“坚定地相信学问,努力去学习,对于学问中的真理守之至死而不厌。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在祸乱的国家居住。天下有道就出来工作发挥自己的才能,天下无道,就隐藏起来。政治清明,自己不出来做官取得俸禄以至于让自己贫贱,是可耻的;政治黑暗,自己却同流合污求得富贵,也是可耻的。”孔子在进退处出间,亦然行的是中庸之道,他对于堂堂正正做官取得俸禄不反对,他反对同流合污,不鼓励以死抗恶,为道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