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46)|孔子反对对自己的个人迷信
2020-09-23 15:15:5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7·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解:雅言就是孔子时代的普通话。孔子有用普通话的时候,他读《诗》、读《书》、行礼的时候,都说普通话。
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回答不上来。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如此说,他的为人,用功起来就会忘记吃饭,快乐起来就能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就要到来,如此而已。”
这是孔子的自我评价。他自诩能够做到忘食、忘忧、忘年龄,为什么他能做到这三忘呢?因为他注意对自己精神境界的培养,在精神世界发愤,自然就忘记了身体上的欲求。用功学习就是一个进入精神世界的过程,达到了一定的精神境界,就会自然生发出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就是后世儒家所总结的“孔颜乐处”,有了这快乐,忧愁就忘到了九霄云外。孔子表扬颜回“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是讲的是这种精神境界。有了这种精神境界,孔子在衰老的岁月,依然有着饱满的力量。据考证,孔子见叶公时,已经63岁,他一点儿暮气沉沉的感觉都没有。因此对人的身、心、神这三个层次来讲,注重在精神境界这个层次上的修养功夫,将会让人有无穷的快乐,能够忘食、忘忧、忘年龄。
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解:后儒讲孔子是圣人,是生而知之者。有言讲,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但孔子本人是实事求是的,他并没有圣化、神化自己,没有装神弄鬼,他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是靠了刻苦学习才有了丰富的知识:“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我的知识是靠爱好传统文化,勤敏地去学习探求而得来的。”孔子这种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与后世对他的塑造是矛盾的。后世将其推崇为至圣先师,已如同神一样的存在,可以看出,这绝非孔子的本意。有人因为孔子被封为圣人,便批评儒家文化崇圣、搞个人崇拜等等,其实是不正确的。孔子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一直都是平实的,并没有这一套东西。
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解:孔子平时不谈怪异的事物,不谈暴力的事情,不谈叛乱的事情,不谈鬼神。
不谈怪异的事情体现了尊重常识的精神,尊重自然界及人文世界的基本规律,从常识的角度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而不是从反常、怪异的角度去加以解释。
不谈暴力的事情体现了讲道理、爱和平的精神。讲王道,以德服人;而不是讲霸道,以力服人。
不谈叛乱的事情体现了讲究礼仪、爱好秩序的精神。孔子是一个温和的渐进改良主义者。
不谈鬼神体现了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他不会故作神秘地去欺世盗名,骗人钱财,这与江湖上的各类“大师”形成鲜明区别。
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孔子之所以为孔子,孔子之所以伟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肯就下,他肯服善,他尽管是一名伟大的教师,但他首先愿意做一名学生,而且是一位善于学习的学生,能随时随地向别人学习,因此孔子讲了一个思想实验:“即使三个人在一起行走,也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选取那比我好的人向他学习,看到那比我不好的人可以反思自己的缺点从而加以改正。”总之,孔子认为什么人都能做他的老师,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对待。毛泽东讲,要想当群众的先生,先要当群众的学生。伟大的老师都是虚心学习的,而那些自以为真理在手的人,才傲慢自大、高高在上、好为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