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45)|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2020-09-16 15:29:4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7·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解:这是孔子与学生们在卫国时发生的事。当时卫国国君卫灵公去世后,他的孙子辄接替了君位,而他的儿子、太子蒯聩因得罪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正出逃在晋国。此时,他也想回卫国继承卫国国君之位。于是,便形成了父子相争不相让的局面。
这时,弟子冉有就对孔子的去留有所疑问:“老师会赞成卫君吗?”另一位学生子贡回答说:“好吧,我去问问他。”子贡就进了孔子的房间,问道:“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回答说:“是古代的贤人。”子贡问:“他们艾怨后悔吗?”孔子说:“求仁得仁,又怎么会有怨悔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赞成卫君。”
师生之间的问答,具有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特点,话不讲明,但心里都至明至白。高手讲话,点到即止,不会撕破面子。伯夷、叔齐因为互相推让,都不做孤竹国的国君,结果双双跑到了国外,这一事例与卫国当下的父子相争形成对比,对伯夷、叔齐的看法,自然就包含了对这一事的看法。孔子认为,伯夷、叔齐都是有仁德的人,而且他认为,在自己身上把仁德体现出来,比自己去做国君有着更高的价值。这对于卫君父子的批评已隐然其中了,故而子贡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解:从人的系统存在的生理、心理、精神这三个层次的需求来看,生理方面,人们多以肉体上享受的美食、美色、美味等等为追求的快乐;心理层面,人们多以社会庸常价值认同的功名利禄、大富大贵的获得为追求的快乐;精神方面,人们多以获得真理、践行道德、审美感受等为追求的快乐。一般来讲,这三方面的快乐是对立统一的,偏于一方面则会抑制另外的方面。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此的价值排序为:精神方面的快乐高于心理方面的快乐,心理方面的快乐高于生理方面的快乐。沉迷于肉体上的享乐,花天酒地、流连忘返,那是荒淫无耻,和动物差不多。
孔子表扬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在这儿,他夫子自道,“乐亦在其中”,表明他看重的是精神层面的快乐,这就是儒学思想史上有名的“孔颜乐处”的论题。有了这种精神层面的乐趣,“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自有快乐在其中。那些违背道德价值而得来的大富大贵,在我看来也如同浮云。”总之,有了精神境界,身体层面不但不需要追求放纵,即使受点屈、吃点苦也没有什么,不影响精神上的快乐;有了精神境界,有了追求道德的愉悦,就不会再去看重那些干不正当事得来的富贵,心理层面上就不再以个人的功名富贵、荣辱得失为意。毛泽东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了这点精神,人生将会有许多不同。
7·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解: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的时候去学习《易》,便可以没有什么大的错误认识了。”这是孔子著名的话了,是他学《易》的经验之谈,从说话的口气看,孔子此时还不到50岁,但他肯定是已经开始研究《易》,而且对《易》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已有了非常深的感悟,否则,一个对《易》一窍不通的人,是不可能说出这句夸奖《易》的话来的。作为一位以整理传播古代文化为己任的人,孔子50岁以前没有学习过《易》是讲不通的。
孔子强调“五十以学《易》”,不是说五十岁才从零开始学《易》,而是认为到了五十岁,有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对《易》才能有恰当的理解,而不似年轻时,只是做文字上的理解,纸上谈兵,甚至会有重大误解。黑格尔讲一句格言,老年人和孩子理解不同,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自称“五十而知天命”,说明他到五十岁时对《易》已深有所悟,不会有什么大的错误理解了,理解上无大过,行动上自也可少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