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31)|巧言、令色、足恭,是可耻的

2020-06-10 13:50:38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null

□赵宗符

5·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解:孔子在陈国,感慨:“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那些年轻人志向远大但又做事疏略,很有文采、出口成章,只是不知道怎样剪裁得当,进一步提高。”

孔子周游列国,在陈国待了三年,政治上无所作为,年纪大了,就不再幻想当世见用,而是希望把自己的思想传播下去,这就需要找到合适的人。这时,孔子想起了自己在家乡的那些年轻弟子。这些弟子是可造之材。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首先都有远大志向,基础也很好,只是还漫无头绪,抓不到重点,所以孔子只需回去略加点拨,就可成材。儒家很看重立志,“先立其大者,其小不可夺也”,有了志向,一个人就有发展前途。孔子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对回到家乡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5·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解:伯夷、叔齐是孔子敬佩的两位贤人,他们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不满纣王的暴政,投奔了周武王,但又不同意周武王的革命,在周武王推翻殷商革命成功后,拒绝出仕,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这是有名的高洁之士,因此孔子非常推崇他们,鲁迅先生也曾以他二位为主角创造过一篇小说《采薇》。这里孔子表扬了他二人身上体现的“不怨天、不尤人”的君子风范。

孔子讲:“伯夷、叔齐不记念过去的仇恨,所以对别人没什么牢骚、抱怨。”一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既点明了伯夷、叔齐的修养,又指明了有此修养的原因,这原因就是心胸宽阔、能够忘记别人的不好、宽恕别人,正因为伯夷、叔齐有这样的心胸,所以他们才很少抱怨别人。在《论语》的另一处《述而》中,也有一则讲伯夷、叔齐无怨的,“求仁得仁,又何怨?”这是孔子从客观理念的方面讲,伯夷、叔齐不会有抱怨。总之,无论从伯夷、叔齐主观的心胸修养还是从其客观追求的自足性看,他们都很少抱怨。

5·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解:微生高是当时的道德模范,以直爽而出名,孔子的看法却与时人不一样,他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讨点儿醋,他却到邻人那里转要了一点给了人家。”孔子推崇诚信,不诚无物,微生高自家没有醋,他不实实在在地告诉人家自家没有,却到邻居家借了些给了人家,孔子认为这有点虚伪、有点弯弯绕,并不是正直。

据说微生高这个人很守信,后来他与一位女子约会,相约在桥下见面,水来了,女子没来,于是一直等到水把他淹死。看来这个人的直与信都有问题,有违儒家的中庸之道,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时中,微生高似乎过于极端了。在孔子之前,有位宋襄公,与楚国在泓水大战,宋襄公讲仁义,要等楚军渡完河列好阵再打,结果大败。毛泽东称其为“蠢猪式的仁义”。微生高与宋襄公有些相似,与孔子相比,大约还有点更老一辈人的古风,这里面有不合时宜的东西,但也有对原则的绝对坚持的动人一面。后世越来越复杂,这些古风是不可能存在下去的,其实微生高与伯夷、叔齐也有精神相通的一面。不知为何夫子独称伯叔二位?

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解:孔子对不诚实深恶痛绝。因此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过分的恭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藏着怨恨,表面上却同他交朋友,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总之,虚伪是可耻的,这也可见孔子之不同于老子,老子是“将欲夺之,必先予之”,表里不一样,喜欢搞阴谋,让人分不清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