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18)|不依理而行,巴结谁最终都没有用处

2020-03-04 16:51:38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报

null

□ 赵宗符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解: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灵的时候,就好像神灵真在那里。孔子强调说:“我如果不能亲自参与祭祀,那就和没去祭祀一样。”

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是存疑的,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等等。但他并不因为这一认知就对祭祀之仪采取随意的态度,而是诚心诚意、严肃认真地对待。因为礼在孔子看来,如同后世康德所讲的绝对律令,守礼并不存在功利的或其他的目的。人之所以守礼,只是因为礼就是礼。不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礼,那就是无礼。


3·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解:王孙贾问孔子:“与其巴结奥神,不如巴结灶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这话不对。若是得罪了天,无论向谁祷告、巴结都没有用了。”

奥神是一室之主神,灶神则是一室中有权力的神,一个县官一个现管,巴结县官好还是巴结现管好呢?孔子对此给出了另外的选择,他认为一个人首先应按天理而行,不按天理而行,巴结谁都不管用。而自然按天理而行,谁也用不着巴结,只管与道为一、直道而行就可以了,至于其后果那不是人所能计较的,这其实仍表现了孔子在行为上的一种绝对主义的态度。依天而行,在所不计。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解:孔子认为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根据,然后制定的,非常丰富多彩,因此他主张用周朝的礼仪制度。

对于礼仪制度的变迁,孔子并非一名顽固的保守主义者,他珍视传统的价值,对于传统怀有温情的敬意,但他对待传统并不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原教旨主义的态度,而是采取“时中”的态度,执中有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传统加以损益,从而在当下形成一种包容多元、丰富多彩的格局。孔子的这种态度,影响了后代,是中华文化连绵长久得以保存发展的重要原因,亦是我们今天对待传统应取的态度。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解:孔子到了鲁国的太祖庙,每件事上都请教别人。有人便讲:“谁说邹人的儿子懂得礼仪知识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说后讲:“这正是礼呀。”

孔子在当时已以礼仪专家而闻名,但他去了太庙,仍要每事问,这表现了他调查研究、不耻下问的好学深思的精神。这与通常那些自以为有知、耻于问人的虚荣之人形成了鲜明对照,而且孔子对此还有更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主动向别人学习,以他人为师,这才是真正有礼貌的表现。有了这种理解,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孔子也就不难理解了。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解:孔子认为演习礼乐的射箭比赛,不一定以射穿靶子为目的,只要射中了就好,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力气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古时的规矩。

从这句话的语意来看,孔子对于这古时的规矩是持肯定态度的。这与孔子对礼仪的社会功用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在孔子看来,礼仪的精神实质是仁,射箭比赛只要表达出这一精神,表达出谦恭礼让、温润平和的君子风范就可以了,并不是要比力气的大小。比力气的大小,有可能使礼乐精神异化,失去了原来的目的。这与今天的竞技比赛是有所不同的,这也是古之道与今之道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