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10)|年轻人管理好自己也是对父母尽孝

2019-12-23 15:43:32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报

null

□ 赵宗符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解: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他“不要违背礼”。樊迟给孔子赶马车,孔子告诉他:“孟孙来问我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后,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此节和后面的三节,皆是孔子针对不同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什么是孝所做出的回答,尽管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境况,但孝都有个普遍性的特点,那就是要体现出对父母的尊重。

这一节,孔子强调对父母的尊重,要体现出对父母身份的尊重,并非父母生前、死后极尽奢华就是孝,按应有的礼节对待父母才是孝。孟懿子身为鲁国大夫,有权有势,如果僭越了大夫之礼,看似给父母搞得很排场,实际上是陷父母于不义,并不是孝。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解: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这次儿子问孝,孔子回答的又不一样,孟武伯这时大约是个青年人,孔子告诉他“做父母的只是为自己孩子的疾病发愁。”言外之意是说,要修身严谨,不生疾病,别让父母担心就是孝了。

孔子这是从消极的方面看孝,做父母的并未指望儿女能给他们做什么事情,别让他们担心牵挂,就是对他们尊重对他们尽孝了。这一讲法,在现代亦有重要的意义。有的年轻人不注意自己的饮食睡眠、运动锻炼,别人甚至父母劝劝他们,他们还振振有词:我自己的身体,我愿怎样就怎样,你们不要管。但是,一旦他们病了,忙前忙后的一定是父母,让父母跑来跑去、担惊受怕。因此,一个有孝心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可以自我管理得很好的人,能够让父母很省心。

孔子这节谈孝,似乎很简单,但是一个人能做好也是不容易的。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解:孔子的学生子游向他问孝道,孔子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批评说,如今所谓的孝道,就是能够养活父母。至于犬马,他们也皆能养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尊敬之心,那么,他们养活父母与养活自己的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养活父母是孝的必要条件,但一个人并不是做到此就是孝了,没有对父母的尊敬,并不能叫做孝。不能说你一个月给父母多少钱、多少斤粮食,就算尽了孝道,还要进一步有情感的沟通、精神的交流才可以。父母不是犬马,他们有生理上的需要、心理上的需要、精神上的需要,要在身、心、神三方面皆能满足他们才叫孝。如果只是养活他们,那仅是满足了其生理上的需要。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解: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孝道,孔子回答他说,子女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脸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抢着去干;有酒有肴,先给年长者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

生活中确有这样的事情,子女对父母都很好,有事都替父母先做了,有好吃好喝的,先给父母,对父母也很尊敬,但就是缺乏耐心,特别是父母年龄大了,喜欢絮叨,自己又忙时,听不了父母几句话,就着急上火,失去耐心。孔子那时就对这种情形体察得明明白白,因此他讲,你对父母再好,但是做不到在父母面前有愉悦的脸色,就不能说是尽了孝道。

总之,孝对人而言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其他动物也有上下代之间的感情,但唯有人才有下代对上代的孝,这是因为人具有反思的能力,可以说孝是人与动物间的一个根本性区别。孝之道有一些根本的理念,一个人的行为,只有满足了这些理念,才能说他实现了孝道,上面四节,孔子针对不同的情况,指出了孝道的一些具体内容,但生活世界是复杂的,一个人面对如此的生活世界,如何尽孝道,还需要切己体察,要从一元两面三层五维的人之系统存在论看父母,全面理解父母,才能随时随地恰如其分地尽到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