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小区无物业如何治理?二十位“胡同管家”发余热

2025-09-08 16:47:57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在临清市先锋路街道,有一个福德社区,面积虽然只有0.23平方公里,但辖区内有47条错综复杂的胡同。这也是临清市唯一一个没有小区的城市社区,没有小区就代表着没有物业,社区老年人多、老胡同多,沿着运河还有很多旅游景点,治理难度很大。

无小区无物业如何治理?福德社区创新建立“胡同管家”工作制度,实现了基层治理的扁平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记者了解到,胡同管家是由辖区内退休老干部、热心人、有威望的人担任。“社区充分发挥居民主观能动性,邀请他们作为‘胡同管家’参与社区自治,发挥退休后的余热。”福德社区主任李鸿亚介绍,现在共有13名老党员以及7名年轻后备干部分配到20条胡同中担任“胡同管家”。

在福德社区箍桶巷,有一位五保老人郜尚福今年年后卧床不起,“胡同管家”李秀玲得知情况后,每天带领社区工作者看望他,并同社区对接研讨制定帮扶方案,每天排班轮岗照顾其生活起居,联系社区幸福食堂定时送餐上门。

郜尚福老人没有子女,李秀玲便千方百计与其表亲取得联系,商讨帮扶方案,并实地筛选养老院,联合郜尚福的家属和社区工作者共同做老人的心理工作,两个月后将其妥善安置于养老院。

而在工作过程中,“胡同管家”探索形成“走街、拉呱、跑腿、刷脸”四步工作法,每天走街入户通过零距离上门服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整理上报解决。每个“胡同管家”都清楚地掌握和了解自己所分包胡同内各户的家庭状况,定期对群众进行走访。

自福德社区推行党员“胡同管家”制度以来,每年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上百条,并做到了100%办结回访。福德社区还实行导师帮带、青蓝结对机制,为新上任的年轻干部选取合适的“胡同管家”作为其帮带导师,采用“一对一”的帮带形式,让“社区新手”变为“行家里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0余名公务员、选调生跟随“胡同管家”走街、入户、拉呱,在其导师的帮带下,成功学习了基层治理方法,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

除此之外,福德社区还结合传统节日,打造社区文明实践活动品牌“福德邻里下午茶”和“有事来聊”民主议事品牌“书记喊您来拉呱”等,通过结合社区老年人多和老城区的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特色活动,快速拉近干群关系,提升居民主人翁意识,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让居民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广开言路,建言献策,为社区治理强化赋能。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郑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