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有个葫芦小镇,年产值超18亿元
2025-09-03 15:30:29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山东有个“葫芦小镇”——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全镇葫芦年产值超18亿元,素有“中华葫芦之乡”美誉,而该镇路庄村被誉为“中华葫芦第一村”。堂邑镇葫芦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汉代,葫芦加工始于宋代,盛于明清。
堂邑镇葫芦年产值缘何能超18亿元?8月14日,堂邑镇党委书记段先锋给出答案。
堂邑镇精美的葫芦制品。
规模大
辐射种植1.2万亩葫芦
“作为全国最大的葫芦集散地,堂邑镇葫芦产业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葫芦产业已成为聊城市强村富民的地标产业和对外交流的文旅名片、城市名片。”堂邑镇党委书记段先锋说。
目前,堂邑镇辖区及周边种植面积达1.2万余亩,种植规模每年不断扩大。经过长期品种培育与引进,葫芦品种不断增加。2014年底,大学生郝洪乐从重庆辞职,回到家乡堂邑镇路庄新村,投身葫芦种植产业,还引进了天津嘴葫芦品种。据统计,目前堂邑镇现种植葫芦品种有30多个,其中广泛种植的有中号、草里金、美国、八宝、天津嘴等。
堂邑镇辖区及周边种植面积达1.2万余亩,种植规模每年不断扩大。
2024年堂邑镇推动东昌府葫芦种植系统成功申报“山东省第二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今年正在积极申报第八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工艺新
文创产品1000余种
记者获悉,在加工工艺方面,堂邑镇葫芦加工工艺有雕刻、烙画、片花、砑花、彩绘、掐丝等10多种,其中东昌葫芦雕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堂邑镇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堂邑镇一家店铺内展出了各式各样的葫芦艺术品。
2024年堂邑镇引进3名国内顶级葫芦技艺大师,培育返乡创业大学生和本土加工人才300多人,创新高附加值文创产品1000多种,深受市场欢迎。来自广东潮汕地区的葫芦雕刻艺术鉴赏家郑志开就是其中一位。
“我从去年开始,就定居路庄村了。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葫芦集散地,做葫芦雕刻需要的原材料,这里都能找到。这里的气候也比较适合葫芦工艺品的保存。在这里,我有更多机会与同行交流,在技艺上产生碰撞。”郑志开说。在他的工作室,各种各样的葫芦雕刻艺术品令人目不暇接。
来自广东潮汕的葫芦雕刻艺术鉴赏家郑志开定居山东聊城市“中华葫芦第一村”——路庄村。
如今,堂邑镇通过打造“福娃”“禄娃”专属IP,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标识,并以“邑路繁花”品牌推出东昌葫芦系列伴手礼及文创旅游商品。该镇统筹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堂邑文庙等资源,将葫芦元素融入景观设计,开发主题研学课程,打造“葫芦文化+红色教育+历史研学”特色线路,实现“游览+体验+消费”融合新模式。
卖得好
全镇2000家葫芦业户闯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堂邑镇全镇葫芦业户近2000户。尤其是在有着“中华葫芦第一村”之称的路庄村,家家户户从事葫芦行业,路庄村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
“2024年,我们镇举办首届堂邑路庄葫芦大集,吸引1200多户葫芦商户参加,3天成交额1.6亿元。”堂邑镇宣传委员王保鑫说。
路庄村葫芦配件门店。
在电商领域,全镇从事葫芦电商销售的有400多家,路庄村被阿里研究院授予 “中国淘宝村” ,堂邑镇被授予 “中国淘宝镇” 。在堂邑镇,拥有30万粉丝的郝学坤是一个闪亮的存在。
郝学坤出生在葫芦世家。2021年大学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牵头组建起葫芦直播工作室,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深耕葫芦事业中。这个大学生从拍摄趣味十足的葫芦段子起步,凭借对内容的敏锐嗅觉和持续打磨,逐渐转型为葫芦主题直播,一步步积累起属于自己的线上影响力。经过四年多的潜心沉淀与探索,如今的郝学坤已在社交平台收获超30万粉丝。如今,他的直播间不光为乡亲们卖出更多葫芦,也让路庄村在互联网世界里拥有了更多流量。
征途阔
葫芦产业集聚区呼之欲出
不久前,聊城东昌府区政府牵头,联合浙江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聊城市农科院、山东现代智慧农业融创服务基地,共同签署《共建聊城葫芦产业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旨在有效整合国内优势葫芦研究团队和资源,搭建合作共享的新型研发服务平台,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攻克葫芦重茬种植难题,研发新的葫芦品种,建设全国种质资源库,提升聊城市葫芦产业综合效益和培优培强“聊城葫芦”农业品牌。
葫芦产业成为堂邑镇富民产业。
如今,在堂邑镇,“买天下葫芦,卖天下葫芦”成为现实。
目前,堂邑镇正在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对葫芦产业集聚区实施整体提升,建设东昌府区葫芦产业创新中心、葫芦产业综合体、创业孵化基地及“葫芦秘境”沉浸式VR体验馆。此举将整合育苗育种、雕刻加工、文创开发及专业销售全链条。而正在打造的葫芦主题街区商旅场景,融入“种、看、晒、刻、赛、买、卖、吃”葫芦等特色环节,届时将形成农文商旅融合一体的产业集聚区。
“今后,堂邑镇将构建青年返乡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体系,通过组织技能培训、搭建交流平台、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等措施,让更多年轻人在产业发展中挑大梁,为葫芦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堂邑镇党委书记段先锋说。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刘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