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讲+文艺+实景”让理论成“活水”
2025-07-28 16:09:23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理响南郊·荷韵盛夏”荷花艺术节文艺演出举行。
宣讲活动现场。
7月23日,淄博市周村区“理润旱码头”进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在南郊镇韩家窝村百亩荷塘前拉开帷幕,“理响南郊·荷韵盛夏”荷花艺术节·黄河大集同步开启。
活动上,非遗传承人讲述周村烧饼承载的千年商道,专家学者题为“一路清廉映初心”的宣讲滋润人心。南郊镇副镇长李青瑶表示,这次“理润旱码头”进景区活动,将进一步推动优秀文化和廉政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更好地擦亮了韩家窝的文旅品牌。
韩家窝村是省级美丽乡村、国家3A级景区、全国文明村。“宣讲活动让理论走进乡村,也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村从‘穷窝窝’到‘富窝窝’的蝶变之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韩浩说。
据了解,周村区今年已举办多场“理润旱码头”进景区宣讲活动,周村古商城演艺广场3月22日迎来“理润旱码头·‘声’动古商城”首秀,永安街街道“知行讲堂”4月27日开进古商城,青年路街道“青言青语”5月17日在梯子崖广场唱响,丝绸路街道“丝路理响”在6月24日华灯初上时开讲。“我们构建了‘四化工程’宣讲体系,以‘宣讲+文艺+实景’的融合模式,把地域文化与党的理论相结合,开拓理论传播新路径。”周村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宋海清说。
在周村,宣讲有特色。
队伍多样化,人人都是宣讲员。区领导示范讲、部门重点讲、村居干部经常讲、专业队伍分类讲、百姓大家讲,劳模、非遗传承人、网格员、文艺骨干齐上阵,组建多样化宣讲队伍。
阵地立体化,处处可设宣讲台。群众在哪,讲台就在哪,宣讲活动以古商城为中心,辐射辖区各景点,打造“行走的宣讲台”。
内容多元化,理论变身文艺餐。宣讲活动把理论转化为文艺语言,让思想可触可感。例如大街街道荣和社区三句半《夸夸咱的小区美》演绎基层治理新貌,永安街道小品《家门口的“守护”》,诠释凡人微光。
润心分众化,深植地域文化根。活动紧扣周村“鲁商诚信、商埠开放、丝绸创新”特色文化,针对群众关切量身定制主题。例如,大街街道挖掘红色记忆,青年路街道解读诚信密码,南郊镇结合荷花节宣讲清廉文化等。
据介绍,自2022年以来,周村区持续开展“理润旱码头”系列宣讲,大力培育“一镇(街道)一品牌”。《淄博市周村区:实施“四化”工程构建多维矩阵推进“理润旱码头”宣讲全覆盖》入选学习出版社《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4年)》。今年上半年,周村巩固传统宣讲阵地48个,创新打造小微宣讲阵地64个,推出“理响北郊”“青言青语”等10个小微宣讲品牌,并开展了“丝路理响”“记忆中的红色周村”宣讲20余场,在FM92.6开展“理润旱码头开讲啦”广播宣讲11期,系列宣讲覆盖群众6万余人次。
“从旱码头商帆林立的往昔,到古商城游人如织的今朝,周村始终是一座流淌着思想活水的城市。下一步,我们还要把‘理润旱码头’宣讲阵地延伸到李家疃古建筑群、沈家村文化墙等热门打卡地,全面打造周村‘商埠-丝绸-古村落’宣讲廊道。”周村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薛华伟表示。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段书强 通讯员 王明美 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