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历在目,我的城
2025-07-16 16:13:17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华不注之韵。 (徐怀强 摄)
王展
一
进入七月,荷花渐次摇曳生姿,嬝嬝婷婷,将华不注山下的一湖清澈填满。粉的、白的、红的缀上这座山的迷人长裙,衬托得这支孤峰凌霄的大花骨朵更加丰饶与生动。
华不注山又名华山,在济南市区东北部,其名取自于《诗经·小雅·常棣》,“常(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喻此山孤秀,如华柎之注于水者然。《水经注》亦有“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的描述。
许多人喜欢这里的另一种意象,鹊华烟雨,是时间和名士们赋予的气质与风雅。
齐顷公三周华不注的战车已经走远,赵孟頫为历城名士周密绘成的《鹊华秋色图》无疑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名片,华泉清流里溢出诗人笔底的词句。
变迁更迭中,很多人曾将它遗忘。一城的底蕴中,它是独立的存在。仅华不注山,已知的就有500多首历代名士留下的吟咏,上千条文献在纸上漫卷。李白、曾巩、元好问、张养浩、李攀龙等等先生,长长的背影把这里照耀得绵长与深远。
城市的蝶变与更新将风华唤回,按照5A级旅游景区打造出的济南市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自2016开园至今,游人如织,成为居民休闲与旅行者寻踪的重要目的地。我喜欢登上这座孤立的山峰,尽览满城锦绣,品读现代城市繁华的气韵。
母亲河万里奔赴,蜿蜒九曲,流经的最后一座山,就是这座华不注山。黄河如一条长龙从华不注山与鹊山之间流过,向东奔腾,再无羁绊,从高处俯瞰,两山对望恰似一座自然之门。
明代《历乘》编著刘敕诗云:“乱石堆云立,孤峰入碧天。杯浮银汉水,袖挽海门烟。”海门意象,无疑是济南八景之一鹊华烟雨的点睛之笔,也是历代诗人情愫的升华。
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与这座千年古邑相遇,历史的伏笔被打开,山河依偎,黄河海门出历城。
漫步黄河长堤,绿树掩映,草绿花开,果树成行,繁茂与绿意会让心生出辽阔与遐想。即便炎炎夏日,也有清凉的风抚慰心田,春花夏果,秋叶冬雪,一条河布展出生态之美的画卷。
历城名山众多,与华不注比邻的卧牛山已建成地质公园。因鲍叔牙封地鲍城得名,纪念一代贤臣鲍叔牙的鲍山,吸引不少人到此拜谒鲍叔牙墓,品读曾巩先生“云中一点鲍山青”的意象。
并不高大的虞山,有历史也有文化,古色古香的书院,不仅收留了名士的乡愁,也变身非遗传承、读书问学的好去处。
秀美东泉村。 (徐怀强 摄)
二
百年名校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坐落在历城区的核心区域洪家楼。百年哥特式建筑洪家楼天主教堂是济南也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在近代宗教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建造之初,来自历城孙村的工匠参与其中,展示技艺挥洒汗水。
闵子骞路上,先贤的墓园不仅是致敬的殿堂,还是济南孝文化博物馆所在,人们在这里浸润丰厚的传统文化。一墙之隔的百花公园,四季景明,树木繁茂,绿荫如盖,晨练、休闲者的欢声与笑语不时传来。
灯火点亮城市,夜色放飞心绪。人们在流光溢彩、高楼林立中品味城市的发展脉动。
由旧货和建材市场幻化而来的579百工集,已成为声名在外的亚文化园聚集区,潮玩、网红书店、美术馆、复古项目、沙龙分享等。青春在这里涌动,激情在这里绽放,老建筑遇见新业态,擦出迷人的火花。
一列“火车”驶入城市,环联1904火车夜市一出场就火遍全网,“餐饮+文化”“社交+健康”“休闲+娱乐”的消费主题深受青年人的青睐,入选“全国城市夜经济示范街,日均客流4—6万人次,最高达到10万人次。来历城,不到这里品一下美食多少会留下遗憾。
通过氛围场景营造、贴心家庭服务和创新玩法,济南融创文旅城成为填补这座城市全客群、多维度、沉浸式游玩体验空白的大型文旅综合体。
走进融创乐园,水世界、海世界、体育世界和剧院、酒店群、酒吧街等,让你畅享娱乐商业新模式,全季节、全天候、一站式4A级的服务体验和文娱场景让人身心放松,脑洞大开。
夏日的海世界,从趵突泉游来的“胖人鱼”展示着灵动的舞姿和憨态可掬的“肉抖节奏”,《灯海奇遇记》邀你沉浸式解锁剧情,探寻海底秘密,在欢乐互动中学习海洋知识,留下一段属于自己的奇幻记忆。
三
历城自古有“齐鲁首邑”“稼轩故里”之称。
2009年,张马屯遗址的发现揭开了济南地区早在八九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的证据,被认为是济南文明的源头。
一代词宗辛弃疾从这里出发,将豪情与家国写满人生,四风闸的乡愁永远为游子点亮。
历城有城有乡,山清水秀,孕育出迷人的泉水。白泉泉群、玉河泉泉群声名远播,还有众多藏在角角落落的名泉。以泉命名的村庄如东泉、玉河泉等深深吸引着寻趣探访者的到来。
东泉村是“济南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村内保留着青石铺成的街巷,错落有致印满岁月的痕迹。石屋、石墙、石磨蓄满绿意的守候。潺潺泉水从房前屋后、沟渠山角流出,静寂的古井与石碑对视。一株唐槐洒下光阴和侧影,坐在院门口的长者悠闲地享受时光。
东泉山乡·后院民宿是一处乡村振兴的坐标,把这座古老的村庄传播出去,也把原生态的梦境交还给城市的人们,他们在这里寻到了乡愁。
玉河泉我是熟悉的,不仅听它的当家人郭景芝书记聊村庄的过往、产业和发展,还一次次去赏泉、听夏日“响呼噜泉”的喊声。在此可寻找历城母亲河巨野河的源头,听八处泉眼合奏乡村振兴的交响。
玉河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村庄入选山东省景区化村庄。他们生产的原麦馍头、杂粮食品吸引着食客。
听说芦南村荣获全国文明村殊荣,笔者便又去探访,新修的港九路宽敞通达,从市区20分钟就能抵达。
芦南是由两个落后的贫困村蝶变而来,村“两委”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唤醒村里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椎尊宝殿石窟造像,济南72名泉之一的泉玉漏泉、不老泉、唐槐等人文化遗址资源。建设云台山田园综合体工程,打造特色山楂产业园。“花筑奢”“桃花岭上”民宿体验感爆棚,“山楂食品”“田野酿造”品出好滋味。
闲暇时,约上朋友在乡村农场坐上半天,观云,品茶,听风。每年九、十月份,山楂红了,这里便成为人们品秋的首选。
历城村庄的四季各有不同,有看头、有品头、有文化的乡村不在少数。黑龙峪的深沉之美,捎近村的名木古树,相公庄的民俗馆,让你在乡村与城市中切换,说不清是城市的乡村还是乡村里的城市。
四
在历城生活了三十年,从古意与文脉中汲取营养,在蝶变与发展中洞见美好。
文化是历城的灵魂,山水是历城的气质。
位于鲍山街道的白泉湿地公园一揭开面纱,人们便纷至踏来。观白沙涌波,寻白泉精舍,感受大地的馈赠,水生动、柔美,田园诗画般为城市亮出泉水的另一张面孔。
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大辛庄遗址博物馆举行了开馆活动。笔者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参观东土大邑、率民事神(上、下)和百工惟时等展厅,深入时间的现场,感知商代政治与社会、占卜祭祀礼仪、环境与经济等带给我们巨大震撼。
这处遗址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研究历史最长的商代遗址之一,为山东已知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以商文化为主要堆积的考古遗址。
遗址公园“一馆五区”实现全面交付后,这里将成为全方位向公众展示商代文明独特魅力,研究山东地区商代历史文化、推动济南文旅融合与发展的新地标。
甲骨卜辞上记叙生动,青铜器铭文散发出的悠远光影,会把这座城市的文化映得更亮。
行走与抵达,品读与感受都让人心动且温暖。
历城,一片历尽沧桑之地,一直守护着、依偎着这座泉的城市,她早已枝叶繁茂,花团锦簇。
作者简介
王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秘书长、济南市历城区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