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源四进”巧解基层治理难题
2025-07-02 15:19: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如何让基层治理的“千条线”准确穿入“一根针”?
单县北城街道给出了答案:创新实施“四源四进”工作机制,将“政源、警源、诉源、访源”四类矛盾散沙凝聚为治理基石,推动治理力量直抵乡村、社区、行业、网格,让矛盾化解从“远观难解”变为群众“近享其成”。
“政源”直通:
热线专班精准发力
面对“政源”类纠纷,北城街道成立政源热线专班,架起高效化解“连心桥”。专班明确纠纷类别,形成目录,将工单精准推送至村社区,每周向“四源四进”办公室汇总解决情况。行业部门与属地协同发力,推动问题解决进入“快车道”。
如何确保“案结事了”?北城街道探索建立回访调查制度,对工单进行100%回访,如实反馈结果。针对满意度低、重复拨打或“案结事未了”的难题,推行“一案一策”,面对面沟通,倾听诉求、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工作站高效化解“政源”纠纷600余件,群众满意度高达97%,有效遏制了矛盾上行。
“警源”共治:
分级处置联防联控
“警源”纠纷化解重在分级处置,联防联控。辖区民警、辅警常态化排查矛盾,对高风险纠纷,第一时间向工作站汇报并向村社区发出风险提示函。工作站、派出所、村社区随即召开联席座谈会,稳控风险因素。今年已下发风险提示函25份,有效预防矛盾升级。
派出所每周将警情上报“四源四进”办公室,纵深推进重复警情化解。创新“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机制,深化派出所与工作站衔接,协同化解非警务警情效能显著。上半年,派出所累计推送矛盾纠纷类警情106起,成功化解105件,综合化解率超99%,真正实现了“萌芽”状态下的精准处置。
“诉源”前移:
“三员”调解促案件回流
针对“诉源”纠纷,北城街道坚持分类推进、全流程调解,将调解贯穿法院办案全过程。街道加强与法院联络,每周上报辖区案件至“四源四进”办公室。典型案件联同县法院协调处理,持续提升满意率、降低成案率。
创新探索案件回流路径,在立案咨询、诉前调解等阶段,组织“特邀调解员+行业调解员+网格调解员”的“三员”调解队伍,力促案件在诉前回流基层。上半年成功调解物业、房产纠纷等案件8件,诉源治理成效初显。
“访源”稳控:
网格前哨重点攻坚
“访源”纠纷涵盖各级信访渠道,是矛盾化解的最初与最后防线。北城街道坚持工作前移、力量下沉,依托网格化管理,发挥村干部、网格员力量,汇总梳理村社区上报的初始矛盾,及时研判化解。
针对重点积案,制定专门稳控化解方案,并将所有信访案件情况及时上报“四源四进”办公室。对上级推送的案件,第一时间分析研判、安排部署,确保信访问题“有解”且“可控”。
北城街道“四源四进”机制,通过精准分类与力量下沉,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治理,变单一处置为多元协同,变矛盾上交为源头化解,累计化解矛盾纠纷800余件,化解率持续高位运行。数据背后是基层治理效能的系统性重塑,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了生动实践。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通讯员 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