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滩上“临合蜜”,早熟俩月价格高

2025-06-12 19:48:1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夏日的黄河滩区,风里裹着甜瓜的香气。利津县陈庄镇临河村的日光温室大棚里,42岁的李圣伟掀开保温帘,晨光立刻倾泻在翠绿色的瓜叶上,拳头大小的甜瓜缀满藤蔓,煞是喜人。

“现在甜瓜上市的价格是12元到15元一斤,我这个大棚占地1.7亩,亩产能达到3500斤-4000斤。”李圣伟托起一个成熟的甜瓜,眼中带着自豪。

临河村位于黄河滩区,这里的土壤沙黏相间,有机质含量高,矿物质含量丰富,为种植瓜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更关键的是,这里的灌溉水源全部来自黄河水。“从种植浇完水一直到成熟采摘,中间不用再浇水,这样就不会因为水分过大而影响甜度。”李圣伟解释说。

得益于独特的自然条件,这里种植的甜瓜甜度可以达到17-18度,集香、甜、脆于一体,肉厚、种少、皮薄于一身。

然而,这片土地并非一开始就如此“甜蜜”。2007年,李圣伟和许多村民一样,开始尝试大棚种植。但当时没有形成规模和体系,加上土质出现重茬现象,种植的甜瓜和西瓜经常烂瓤。这个问题困扰着整个临河村的瓜农,也威胁着大家的生计。

转机出现在2010年。在当地专家的指导下,李圣伟最终成功运用南瓜嫁接技术试种白沙蜜。这项技术彻底解决了甜瓜早衰、死苗现象,而且产量明显提高,口感也更佳。“南瓜根系发达,抗病性强,通过嫁接,甜瓜不仅成活率高,品质也更稳定。”李圣伟介绍。

技术创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李圣伟的甜瓜种植规模从最初的一两个大棚,逐步扩大到如今的22个。他成了村里有名的“种瓜能手”,在种植中不断积累经验,适时的田间管理和选育良种,让他的甜瓜品质始终领先。

随着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李圣伟意识到,好产品需要好品牌。他毅然加入临河瓜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注册的“临合蜜”品牌很快通过了生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和绿色标志农产品认证。

品牌化带来了明显的溢价效应。“临合蜜”甜瓜在市场上备受青睐,李圣伟种植的甜瓜一上市就成为馈赠亲友尝鲜的首选。

李圣伟的成功,离不开他对技术创新和品种改良的追求。在临河瓜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他带领笔者参观各种新品种:“博洋99是花皮的,皮很薄,吃起来酥甜;天美55颜色是黄色的,皮稍微厚点,耐运输、耐储存。”

2025年年初,李圣伟的甜瓜又创下了新纪录——通过暖棚保温措施,让甜瓜提前两个多月上市。“传统的冷棚,一般是在4月底5月初集中上市。但是因为暖棚保温措施好,能给瓜苗提供适宜的温度,上市时间比起传统冷棚提前了两个多月。”李圣伟说。

这宝贵的“时间差”带来了可观效益。当其他瓜农还在育苗时,李圣伟的甜瓜已经以每斤20元-30元的价格上市。

随着“临合蜜”产业的壮大,李圣伟的22个大棚常年需要劳动力,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新兴村的郭振元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到处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在这里干活,不仅学了技术,每月还能挣3000多元。”郭振元一边熟练地采摘甜瓜,一边笑着说。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通讯员 王静 刘谨闻 韩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