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公司用期货指导粮食产销

2025-01-17 19:05: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莱西市夏格庄镇大宅科村种粮大户杜翠花种着300多亩地,2024年12月20日她按1.06元一斤的价格把自己存在青岛金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金丞农业)的玉米卖出。

“去年玉米刚下来时,价格就比前年降了不少,就想着等价格涨涨再卖,结果后来降到了0.97元一斤。正灰心丧气的时候,张总在俺们大户群里说,玉米期货价格到了1.06元,建议大家可以卖了,没想到最后的到手价是1.08元。”像杜翠花这样看着期货市场卖粮的农民在莱西还有不少,他们将粮食储存在农业龙头企业,然后跟着企业参与期货交易,从而让粮食卖了个好价钱。

金丞农业在给托管的小麦田打药。

杜翠花嘴里的“张总”名叫张荷,是金丞农业总经理。“从2023年起,我们就开始关注粮食期货。”张荷介绍,金丞农业是一家农业服务公司,在提供农业托管服务的同时,还开展粮食购销业务。

“我们的服务面积达5万多亩,这些土地产出的粮食达上亿斤,粮价波动对公司效益的影响非常明显,所以必须利用期货工具来规避风险。”为此,金丞农业专门组建了相关团队,并在日常采购中建立起期货业务与现货业务有机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

夏格庄镇的农业专家和金丞农业的工作人员一起查看小麦生长情况。

金丞农业副总经理李娜负责公司的期货运营。“我们目前主要给农户提建议,如果他们觉得合适,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进行交易。”李娜说,去年参与期货交易的农户以300亩以上的大户为主,但交易量也只占总收储量的一成,小农户大多直接结算,将粮食卖给了金丞农业。

参与期货交易的粮食都存在夏格庄的“粮食银行”里。“粮食银行”由夏格庄镇党委政府投资建设,金丞农业进行运营,按照“免费存储、存取自由、粮权不变、落价保底、存粮获利”的原则收储粮食。

金丞农业的工作人员在向农户介绍如何用无人机打药。

“会员农户将收获的粮食存入‘粮食银行’后,既降低了农户的存储成本,又在储存阶段赋予了粮食金融属性,破解小农户难以对接市场的问题。”张荷说,给大户1.08元一斤的价格其实公司并不吃亏。公司将粮源集中起来,在期货市场上做套期保值,不但确保了一定的公司利润,时也帮助农户增加收入。

金丞农业期货业务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随着对期货市场认识的逐渐深入,公司决定2026年全面启动小麦期货交易。届时,金丞农业将通过“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等模式,把小农户整合在一起,化零为整,使分散的农户也能利用期货市场来保值避险。

夏格庄的“粮食银行”。

粮食期货还带动了当地的粮食质量提升。“在期货市场,优质优价现象非常突出。”李娜介绍说,容重是衡量粮食品质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粮食籽粒的饱满程度。容重越大,说明质量就越好。期货市场上,玉米、小麦的容重必须达到650、750 g/L以上。

为生产出更多优质粮,近年来,在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夏格庄镇不断强化优质生产。在镇域范围内,他们选用高产稳产品种,集成推广作物密植精播、水肥一体、病虫害防控、抗逆减灾、机收减损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

“粮食银行”里的粮食正在外运。

期货成为当地农民抵御风险的新“法宝”,夏格庄镇大李疃村村民姜为远也是受益者之一。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24年他种了1900亩地的玉米,因为搭上了金丞农业的期货便车,比在现货市场每斤多卖5分钱,虽然到目前他只卖了七成玉米,但已经多挣了近8万元。

期货市场并非万无一失。李娜介绍,期货市场既有助于提高农民种植收益,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粮食期货开展套期保值或基差贸易,但是作为一种复杂的金融工具,期货市场的风险不可小觑。因此,金丞农业除了采用少量多次的操作手法,还加入了期货保险。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通讯员 魏康 于言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