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文化兴与产业旺同频共振

2024-11-22 15:23: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新时代下,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新要求。现代文明的乡村生活,不仅要满足吃饱穿暖,农民口袋要鼓,脑袋也要充实。

在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潍坊市持续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各乡村社区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丰富文化供给,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建设在潍坊沃野遍地开花。

新理念引领新业态

小村庄也有大蜕变

在潍坊坊子区坊安街道洼里村有机蔬菜智慧工厂,立体化种植架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盆栽叶菜,培养盒摆了10层,整整齐齐有六七米高,补光灯、自动喷淋设备等一应俱全。“我们10层立体化盆栽种植,一年可种植16茬有机蔬菜,亩均产值可达300万元……”坊子区洼里村党支部书记刘向东介绍。

蔬菜智慧工厂。

看着眼前科技感十足的蔬菜智慧工厂,很难想象十年前这里还是房屋低矮破旧、道路尘土纷飞、村集体负债的贫困村。洼里村三面山坳、地势洼陷,2011年前村民还是以种粮食、外出打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子发展不起来,村民不满意,从1992年往后的10年间,村里换了9任村党支部书记。

刘向东接任村党支部书记后认为,继续走传统路子,想靠人均一亩半的耕地来致富,注定无法实现,发展思路必须要调整。一开始,村“两委”发动村民建起了大棚,但一段时间后发现,传统的大棚种植竞争力依旧不足。用新的经营理念指导农业经营迫在眉睫。

后来,经过摸索,新班子把有机蔬菜作为富民强村的突破口。发展有机农业前期投入大、收益低,种出来了销路如何谁也拿不准,村民们心里没底。和数十年的耕种经验有出入,新理念一时半会儿难以被村民接受,刘向东就拉着村“两委”干部和几名党员先行动,流转土地,成立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起现代日光温室大棚。

2015年,联合社栽培的13种农产品获得了有机认证。玉泉洼的“智能种植床”和10层立体数字化智能工厂,实现了产量上的突破。质与量的提升使得联合社亩均产值达到百万元以上。随着逐步打开市场,联合社首次获利,有机蔬菜的高附加值让村民尝到了甜头。

之后,围绕有机蔬菜,畜牧养殖、研学旅游、生物科技、基地培训等产业逐步发展起来,洼里村的产业版图越做越大,家底越来越厚。

依据“梨乡”优势,打造农业品牌,向文旅要收益,安丘市西许戈村也因发展理念更新走上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西许戈村梨树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种类多,目前已有梨园1000余亩,梨树品种十余个。虽然有千亩规模,但前期只是村民自发参与梨树种植,管理技术、果品质量参差不齐,农户之间还会压价竞争。

2010年,西许戈村成立了果蔬专业合作社,指导村民生产,实行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加工,并注册“黄金梨”商标进行对外销售。这不仅让村民们的种植、销售更加省心,还保证了梨果质量。牌子打出名气后,在市场上该村产出的梨果销售价格比同类产品每斤高1元以上。

果树种植发展起来后,西许戈村继续以“梨”做文章,举办了“梨花节”“采摘节”,又推出“啤酒节”“垂钓节”,让这个村子春夏秋冬有亮点,游客一年到头不间断。以果业带人气,以流量促销量,在西许戈村,农文旅实现了深度融合。

农村发展理念革新,带来的不光是村民鼓起来的腰包,还有切实的幸福感。

过去的洼里村,道路坑洼不平、缺水少电,甚至连家里的冰箱、洗衣机、空调都不能随心使用。随着村集体收入增加,路面硬化、街道绿化逐渐完善,水电管网通到了家家户户。村容村貌越来越好、基础设施愈加完善、村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升高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

近几年,西许戈村多方筹集资金400万元,硬化了10公里道路,安装路灯110余盏,种植绿化树木3000棵,全面完成了村庄的硬化、绿化和亮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白墙青瓦、绿树成荫,以前想都不敢想,村里会变得这么漂亮。我也借着发展乡村旅游的时机开了这家饭店,现在每年纯收入近十万元。”梨乡饭庄老板陈德亮说起村里的变化,充满自豪。

丰富文化活动

充实精神文明生活

诸城市枳沟镇乔庄社区由4个自然村组成,共有5000余口人,但人均耕地还不足一亩。过去,社区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村民收入低,集体经济收入接近空白。近年来,社区通过招商引资打造工业园区,同时发展高效农业,走上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丘家庄文艺队在春节书画春联展上演出。

随着一个个项目在社区落户,村民放下锄头当上了技术工人,每个月工资能达到六七千元,高品质居民楼、超市、医养中心等相继建成。

农民就地融入现代文明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同样要充实。社区又以文化活动为核心,建起了昆阳馆。

建设过程中,社区数次召开村民大会征集意见建议。随着大家提的建议越来越多,昆阳馆从最初设想的仅有两个礼堂,发展成集老年食堂、宴会厅、农家书屋、科普馆、书画室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文化中心。

白天,老人们在这里下棋、写字,晚上,从工厂下班的村民在这里组队跳舞,节假日期间,科普馆里有志愿者陪着孩子们做科学实验……昆阳馆为各个年龄段的村民都提供了活动场所。社区群众还自发成立了腰鼓队、秧歌队、舞蹈队等,每月搞一场文艺演出,每年都要举办社区艺术节。

不仅如此,昆阳馆还专门设置了一处礼堂,供村民举办婚礼等免费使用,一桌喜宴只需400元,由社区干部当司仪,一次婚礼能为村民节省费用三四万元。

社区居民邬庆华说:“现在想挣钱,社区前面有工厂;身体不舒服,有社区医院;想娱乐,有文化中心。我们现在的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

在安丘市新安街道丘家庄村,能看到其他地方很难见到的场景——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手写春联。“每年春节前10天,我们村都会组织擅长书法的村民,两人一组,轮流为全村写对联。”丘家庄村“两委”成员杨振生很自豪地介绍,“这已经成了我们村的一个名片。”

丘家庄村世代有尊师重教、崇文尚礼的传统,是远近闻名的“书画村”“文艺村”。崇文尚礼不只是存在于口头之间,走进村里的汇文堂,满墙书画作品映入眼帘,有专业的行楷隶草和山水花鸟,也有稚气未脱的儿童绘画。“这个房间展示的,是今年春节我们举办的书画春联展所征集到的作品,200幅书画都由我们村及周边村民创作。”杨振生说。

丘家庄村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能书善画者比比皆是。“为了给村民一个展示的平台,我们在2009年就举办了第一届书画春联展,那一年总共征集到了50多幅作品。到如今这个书画春联展我们村已经连续举办了15届,活动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周边村的村民也积极参与。我们始终秉持一个原则,不展出名家名作,鼓励普通村民积极创作。”

节假日期间,村里文艺志愿者还会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村内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同时免费教授青少年书法、绘画、锣鼓表演、快板技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青少年接受文艺的熏陶。浓厚的文化氛围,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随着民间技艺的流动与传承,敦亲睦邻、守望相助的价值理念也无声无息地“吹”进了村民心中。

文化引领文明生活

构建乡村治理新模式

走进诸城市龙都街道董家崖头网格学子园,小路蜿蜒曲折,路两侧有4块石头,雕刻着代表一年四季的四首小诗,作者就是村里走出去的爱情诗人董培伦。自文化公园建成,这里便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其中,一堵高大的学子墙引人注目,墙上铜版画两旁刻满了名字。

董家崖头学子园。

“我们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只要考上大学本科及以上,就名字可以上墙。”董家崖头网格党支部书记董志宾介绍。网格共有452户1836口人,规模不大的村庄却走出了205名大学生,包括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26人、本科生153人,平均每两户中就有一人接受过高等教育,还有一个家庭培养出6名博士。

然而就在数年前,村民还因土地问题上访,村里矛盾不断。2020年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的董志宾,一边努力化解村里矛盾,一边用村里的“学风”来凝聚人心。

除建学子园之外,董家崖头网格借助村里走出去的董培伦、王笃正两位文化名人,筹备建设了董家崖头艺术馆。馆里集中展示了他们的生平轨迹以及文艺作品,并在节假日期间举办各种形式的诗歌书画文艺活动。对于考入大学的学子,村子还会统一发放奖学金,并对优秀教师予以表彰。

“家家户户都有孩子,孩子成才与否,与村民的利益紧密相关。教育兴则家庭兴,通过鼓励读书学习,也带动大人注重文化礼教,村里崇文尚学优秀传统也被传承下来。民心齐了,工作就好做了。”董志宾说。

“外村人来我们这走亲戚,我们都领着他们在文化公园转一圈,看看墙上自己家的成员。年轻人来到这里,感受浓浓文化氛围,备受鼓舞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熏陶;老年人在这里锻炼身体,看着村里人才辈出也由衷自豪。”老党员董砚英说。

高密市夏庄镇张家官庄二村靠近高速公路,周边企业工厂数量众多。依靠区域位置优势,该村在当地率先兴办集体企业,后企业改制、招商引资,不仅满足了村民自身就业需求,同时也吸引来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张家官庄二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自身商业也得到了发展。

随着城镇化发展,户籍人口仅900余人的张家官庄二村,常住人口达到了数千户。外来人口增多、流动加快,给村庄治理提出了新课题。张家官庄二村党支部书记张宜宗指着村广场上的文明实践大舞台说:“这是我们维护社区和谐的‘秘诀’。”

文明实践大舞台配备了专业的射灯、电子屏幕,升级改造了观众座区,并加装了航空顶棚,让文化活动“风雨无阻”。“我们搭建的这一套演出设备,下了很大的心血,但一点都没浪费,全都充分利用了起来。”张宜宗说。

文明实践大舞台一年内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百余次,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文明实践“夜”行动、烧烤文化节等活动,同时还承办了高密市音乐家协会、茂腔协会等汇报演出,而其中绝大多数的文艺表演,都是社区成员自导自演的。“社区成员自发组成文艺队,晚饭后或者闲暇时间就出来跳广场舞、扭秧歌。因为是集体活动,所有成员都可以参加,人与人之间没有隔阂,那些外来居民自然而然就融入我们这个集体中。”张宜宗说,“为了支持村民积极参与文艺活动,舞台表演所产生的费用由村集体承担,同时村干部为台上表演提供协助。现在我们村里的干部在舞台控光、大屏幕内容投放方面,都十分专业。”

深挖乡土资源

以文化为支点撬动全面发展

乡村文化发展,不仅需要外部支持,更要视角向内,发掘本土特色资源,助推发展。

“小孩小孩你别哭,给你捏个泥老虎……”在高密市姜庄镇聂家庄村,曾经家家户户都会捏泥人。这里土壤有个特点,和出的泥巴晾干后久放不裂。早些年间生活拮据,人们都用泥巴捏出小人儿、老虎的模样,涂上颜色给孩子当玩具。百年时间过去,曾经的老玩具现已变成承载乡土民风的符号,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坐拥丰厚的文化资源,聂家庄在几年前还是个软弱涣散村,泥塑都是家庭个人生产,品牌影响力低,经济效益差。为了促进泥塑技艺健康发展,聂家庄构建起产供销一体化链条,组织120多名泥塑艺人参与泥塑生产加工,改变了小作坊式的分散经营模式。在制作设计上与时代同频,创新推出了讲文明树新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为主题的泥塑产品100余种。

聂家庄村民正在一起制作泥老虎。

整合后的非遗工坊每年仅泥塑产品可生产40万个,远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实现村民人均增收8000多元。憨态可掬的泥老虎重新“叫响”全国,向全社会展示了非遗魅力,也为集体和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让技艺传承有了经济保障。

为让非遗泥塑走出乡村,2021年以来,聂家庄将非遗与研学结合,开发了多条研学线路,同时结合剪纸、扑灰年画等高密非遗技艺。除配备专业老师之外,组织有手艺并且善于沟通的村民协助教学。此举既能让来此研学的学生了解高密地方特色非遗技艺,乡村风俗传统也在交流中实现了传递。

昌邑市龙池镇龙东村是一个有600年历史的古村,曾有着500余年制作牛产品餐饮的历史,许多村民家中都留存着自家特有的牛产品烹饪配方。

2020年7月,龙东村整合37处旧院落,对外进行招商引资,与外界运营公司合作,联合打造了齐氏牛街牛产品餐饮项目。目前已成功运营了牛肉包、全牛宴、牛杂巷子等11个牛产品餐饮店。

随着牛街生意逐渐红火,村民和集体也跟着齐增收。而对于村民个人来说,牛街文化开发为他们自身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龙东村党支部书记齐百川说:“在牛街建成之前,村民齐丽娜一直在家务农。牛街建成后,因为有做牛肉包的传统技艺,她就被聘到餐饮店就职。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齐丽娜表现出了很强的运营能力,现在已经是我们一家店的项目经理,收入相较之前也是多了数倍。在我们这,有很多村民像她一样,从一名普通农民变成了具有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

除了传统技艺,红色文化同样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昌邑市龙池镇马渠村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中共昌邑县委、县政府和县独立营(大队)驻地,也是保卫“渤海走廊”的指挥中心。革命先烈与当地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昌邑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动人故事。

在新农村建设中,马渠村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房屋旧址,让最真实的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保留更要保护,只有让红色资源持续发挥价值,让更多人前来了解,红色精神才算真正传承下来。

从2020年开始,马渠村开展了村史与革命斗争史的抢救工作,发动村民回忆先辈故事,并整理成文。在此基础上,2022年全村规划布局,在历史旧址的硬件基础上进行整体提升,建设了15处现场教学点,全方位展示了马渠村的革命斗争史。展馆内,除了摆放文物外,还设置了各式体验环节,如“纳军鞋”“叠军被”等,让参观者到此能进行“沉浸式”的体验。

革命战争年代的房屋旧址在马渠村得到了最大程度地保留。

在红色记忆打造过程当中,马渠村深入发动村民,无论是红色情景剧,还是红色马渠秧歌队、红色马渠京剧同乐会,村民都踊跃参与。全村从事红色演出的群众达到70多人。红色基因已溶于马渠村村民的血脉之中,他们是红色精神最坚实的传播者。

深挖活用红色资源,深拓红色旅游产品,如今的马渠村不仅换了新颜,焕发出勃勃生机,也在持续推动乡村运营、研学旅游和革命文化发展传承的乡村振兴路上,实现了“换道领跑”。

在昌乐县五图街道庵上湖村,新人的婚礼搬进了蔬菜大棚;在潍坊市坊子区东安泰村,70岁以上老人每天只需5元,就能住进老年公寓;在昌邑市柳疃镇东陈村,每月以文明生活为标准的标兵家庭评选,带动村容村貌整洁如新,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

在潍坊,随着现代文明乡村的探索与建设,农民群众所期盼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活逐渐变得可知、可感。文明新风吹遍潍坊沃野,“文化秧苗”茁壮生长,现代文明理念也正在乡村深深扎根。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安臻 通讯员 张勇 肖树梓 赵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