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植入鲜活基因

2024-11-26 15:55:2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先由网格员进村入户征求意见,然后由村‘两委’和德高望重的村民一起,拿出初稿,再经村民讨论、修改,才有了新版村规民约。”秋末冬初,在高密市大牟家镇南斜沟村,一份新村规“热气腾腾”出炉了,“这可是律师把关、村民大会表决通过的。”南斜沟村村党支部书记孙玉龙介绍。

村干部进村入户征求村民意见、建议。

截至目前,大牟家镇83个村都对村规民约进行了修订。“村里的房子越盖越美,私家小汽车越来越多,文化广场建起来了,路灯亮起来了,可文化广场变成停车场、绿化带变成菜园子的事时有发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要遵纪守法,村民也该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是村民们的呼声。

翻出许多村的老村规,时间落款还定格在六七年前,有的甚至是20多年前制定的。“好多条款都过时了。”官厅村党支部书记张九涛介绍,比如官厅村已经搬迁上楼10多年了,“乱土(垃圾)堆、草堆、粪堆等问题早就不存在了。现在村民比较关心的停车、污水治理问题,老村规都没有涉及。”

村干部进村入户征求村民意见。

很快,大牟家镇成立乡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党建办、综治办、民政办等多部门共同制定《关于建立和完善村民公约、村民自治章程的指导意见》,83个村新版村规民约修订开始了。

一开始,许多人对修订村规民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村干部反映,村规民约就是村委会“锁在办公室抽屉”、村民“从不会翻看一眼”,却又不得不摆在那里的“规定动作”,它对于现实的农村社会事务,既不具有指导性,又很难产生约束力。

为提高村规民约的“刚性”,大牟家镇从发动群众入手。为让村民由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当事人”,展家村在村民中开展了“我给村庄治理提建议”活动,广泛征集“金点子”,共收集到涵盖行为规范、邻里关系等11个方面的上百条建议。针对青壮年外出多的情况,建起村规民约微信群。

许多村将新村规民约制成墙绘,方便将其宣传至每家每户。

围绕新的村规民约,大家畅所欲言,各种意见建议汇集到村“两委”:不反对跳广场舞,但不能跳到深更半夜,影响别人休息;不能前脚刚清理干净排水沟,后脚就有人丢进烂菜叶,应该对违规者进行处罚;年轻人进城务工,有的常年不回家看望老人,应该处罚。

村里拥有经济处罚权吗?把关人——镇、村法律顾问给出了答案:根据相关法律,村级组织没有经济处罚权,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新村规里要删除。

许多村将新村规民约制成墙绘,方便将其宣传至每家每户。

没有处罚权,新村规拿什么来约束村民?村民们想到了以奖代罚的法子:村民公约与积分制管理并行,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积分账户,将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红白喜事简办等项目量化,对严格执行村民公约的村民加分,年终按积分所得为村民兑换物质奖励。

官厅村将新村规民约上墙,方便将其宣传至每家每户。

随着讨论的深入,“不排外”“不欺生”“装修时间有限定”“跳广场舞不能扰民”等“时鲜货”被写进新村规。如,南斜沟村有一家企业、两家合作社都是外地人创办的,于是村规中规定,“对非本村人不能欺生,要主动提供支持、帮助;发生矛盾要‘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官厅村已搬迁上楼,并与7个村共居一个社区,又加上“广场舞在晚上9点前结束”“村内不允许饲养大型犬、烈性犬”“房屋装修要安排在工作日、工作时间”等内容。

“大家再也不用为跳舞的事吵得脸红脖子粗了。”52岁的南斜沟村民孙明强家住在村文化广场南侧,对新村规举双手赞成。

而在反复与村民沟通的过程中,张九涛也有了深切体会:“俺村的村规都是村民们共同讨论决定的。只有老百姓认可,村规民约才有执行力。”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通讯员 王红蕾 李婷婷 李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