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拉肩扛”到“机器轰鸣”,看邹平农民的丰收“加速度”
2024-10-10 11:10: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那时候听说两三个人能种两三千亩地,觉得不可想象,现在在我们这儿也不是稀罕事了。”10月5日,年近八旬的冯永利打电话预约了播种机,准备收完玉米种小麦。田间,大型玉米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
玉米收割机在工作。
冯永利,邹平市孙镇冯家村人,从1985年至1992年间,他所在的村子里时常有外国人进进出出,他们是参加蹲点式学术考察的美国学者。
当时的冯家村以农业为主,粮棉持续稳定高产,其农业生态,保持了农村的自然生态面貌。后来,又新发展了轧油、面粉、淀粉、冰糕厂,全村公共积累300万元,人均收入1300多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1984年,邹平县以冯家村为基地的9个村镇被列为对外开放调查点。从1985开始,美国学者艾恺等先后来到邹平,开始进驻冯家村,深入田间地头和居民家中,针对农业发展、产业规划、风土人情进行多学科的考察研究。冯家村成为他们观察中国的“窗口”,通过他们,冯家村人也“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据邹平外事记录,先后共有500余人次到邹平进行考察,发表了大量文章,出版了多部著作。1985年8月,美方派出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教授、中国政治问题高级研究专家伯恩斯坦到邹平县进行了为期21天的考察,他回国后写出了《中国山东省邹平县冯家村面面观》的考察报告,发表在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会刊上。曾经到邹平考察的斯坦福大学教授魏昂德和戴慕珍夫妇在美国编辑出版了《转型中的邹平》一书,也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冯家村的农耕场景。
玉米进行机器脱皮。
当年的冯家村,虽然是富裕村,但众多人口仍然挤在土地上,用着简单的农业技术,靠土地的生产来维持生计。那时候秋收,青壮年用镰刀砍倒玉米,将玉米掰下来,运到场院里,然后不论老人、孩子,都聚集起来,一起剥玉米皮,有时要干到半夜。
“秋收就是和老天爷抢粮食,一遇到连阴天,玉米发了霉,半年的口粮就没了。”冯永利当时是村委副主任,要组织人员白天黑夜地抢收、抢种。“那时候种地全靠人,费神费力费时间;如今种地靠机械,轻松方便省时间。”想起当年,冯永利感慨万千。
村路上晾晒的全是玉米。
那时候,全村将近300户人家、2600亩土地,平均亩产近千斤,尤其难得的是村子里还有9台拖拉机。“听起来机器是不少,但其中6台是12马力的手扶拖拉机、2台是25马力的。”冯永利回忆说,当时机器马力小,有的还需要农机手两条腿走在地上,深一脚浅一脚累人不说,一天也耕种不了几亩地。
现在村里的农机都是大型机器,不但不用在地里跟着跑了,而且有了挡风遮雨的驾驶室,有的还装上了空调。
村民李辉两口子种着460亩地,个人有大型农机具5台。“打药用无人机,浇水有自走式喷灌机,耕种播更不用说,全程机械化。”干完自己的,村民们有需求,李辉也去帮忙。
今年“三秋”大忙时节,合作社的10多台农机忙得天天不着家。村党支部书记冯康更是电话不断,村民们有的要收,有的要耕,还有的要种,他都要协调好农机去作业。
收完玉米种小麦。
“以前忙秋,累的是人,现在光机器忙就行了。”冯永利今年种了10多亩玉米,虽然腿有毛病,走路要拄拐棍,但老人仍开着三轮车到地头看玉米收获进度。他已经联系好收购商,玉米收完直接从地里拉走。“这样省事。”老人说。
不过,合作社的110亩玉米却都拉到了村委大院里。冯康说,合作社已经清理出场地,新玉米全部储存在那里,等市场行情涨涨再出手。
机手在播种小麦。
如今的冯家村,全职种地的农户并不多,其中有大户6家,种着全村1000多亩地,更多的人选择“兼业”。“现在的收入已不全靠农业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或经商,少部分在村里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冯康说,随着机械化水平日益提高,农业已经不再是重体力劳动。
村民在播种小麦。
35岁的冯康回村任党支部书记后,则想在电商上发力。今年秋种他就号召大家种些特色农产品,比如黑小麦,或者留出春地明年种水果玉米,他想加工后,拿到网上去卖,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也许有一日,当年来蹲点的美国专家能在网上买到咱村的农产品呢。”他说。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通讯员 孙冲 高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