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良融合”,仓廪丰盈——推动粮食增产提质,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
2024-09-26 11:26:23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9月22日,青州市庙子镇局子峪村农民在院子里晾晒玉米。 新华社发 |
9月5日,莒南县相沟镇甄家沟村村民在收获红薯。 (李新宇 徐俐莉 艾美颖 摄) |
山东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近年来,山东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构建农业“1+4”生产体系,向土地要粮,向设施农业、畜牧业、盐碱地、大海要“粮”,持续深化“齐鲁粮仓”建设。
2023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31.1亿斤,连续3年站上1100亿斤台阶;通过挖掘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综合利用“四大潜力”,蔬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均在高基数上实现稳定增产,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作出了山东贡献。
农田高标准,丰收更稳
9月中旬,平度市李园街道王家疃村的玉米长势良好。“还有一个月左右就能收获了。”村干部戴显鹏说,“往年,下大雨时玉米地里容易涝。今年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农田布局更加优化,排水设施非常完善,汛期虽然经历大雨,但是没有一亩受涝。”
李园街道去年年底启动新建2.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王家疃村涉及排水沟清淤工程4000多米,惠及村庄150多户共500多亩地。今年8月份降水量较往年显著增多,得益于新修缮的排水清淤工程,农田排水效率大大提升。街道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升了排水沟渠、机耕道路、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的效率,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付庄村位于平阴县孝直镇南部,该村粮田均为高标准农田。党支部书记亓明轩介绍:“经过了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升级改造,庄稼不愁浇而且浇得好,种粮户今年小麦最高单产达到了1500斤,而玉米亩产量也有望达到1500斤至2000斤。”近年来,山东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区域性“吨粮”“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如今,付庄村的种粮户已经实现了“吨半粮”,他们开始提出:向“两吨粮”迈进。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山东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重大责任,“十四五”以来建设高标准农田1500万亩左右。今年初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宋文华表示,我省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五良融合”,更加科学
今年按照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部署要求,我省继续深入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以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为引领,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采用良法、良机种地,是齐鲁大地上许多种田能人的拿手好戏。
新泰市果都镇杨家楼村的杨中明从2015年开始流转耕地种粮,他十分注重科学种田,今年小麦亩产量达到了1450斤,去年的玉米产量更高。“村东边我种的这100多亩地,上一季玉米平均亩产超过了2000斤。玉米亩产2000斤,说出来很多人都不信。”杨中明说,种玉米选品种一定要优中选优,科学施肥更不能含糊,加上采用适度密植等科学方法,玉米季季都有高产量。
平阴县孝直镇孝直村种粮大户宋来华是新型职业农民,在县农业农村局支持下,他以孝直镇昊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申请了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今年项目实施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粮食单产提升技术示范,具体措施涉及从种子包衣、深耕深翻、宽幅播种、播种前后两次镇压等各个环节。”他说,通过采用单产提升技术、机械化收割减损技术等,今年小麦亩产量提高了200斤。
在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种粮大户张有国为了提高粮食单产,从整平土地入手,通过培施有机肥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深耕打破土壤犁底层,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同时在科学播种环节下功夫,使得出苗更齐整、更健壮。他说:“采用优质植保服务,及时进行田间管护,种粮食心里更有底。”
“五良融合”直接推动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山东夏粮总产达543.3亿斤,同比增加8.48亿斤,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滴灌”,节水增收
山东是农业大省,但水资源相对匮乏,年人均淡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面对水资源短缺的省情水情,水利部门抓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牛鼻子”,在全省16市改革农业用水计量水价制度,同时通过农艺节水、水肥一体化等系列技术,推动农业用水习惯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告别大水漫灌,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当时觉得比较稀罕。”齐河县刘桥镇西杨村党支部书记李化庄说,西杨村种粮3305亩,精准灌溉能节水约30%,并实现水肥一体化,让玉米密植方式得以推广,去年西杨村夏玉米亩产由1500多斤提高至1900多斤。
野场村位于平阴县孝直镇西部山区东缘,属半丘陵地带。种粮大户姬广涛在野场村周边流转土地1700多亩,以种粮为主。“我们的地都整过,进行了水肥一体化升级。”姬广涛说,“我在地里铺设了两万米灌溉管道,地都能浇上水。尽管这一带的耕地不属于高标准农田,但今年小麦平均亩产量还是达到了1200斤左右。”
“精准滴灌”的普及,为农业生产带来实实在在的“节水”“增收”效益,群众普遍认可这种灌溉方式。省水利厅的公开资料显示,“十四五”以来全省用水总量基本保持平稳,以约占全国1%的水资源,养育了占全国7.2%的人口,灌溉了约占全国5%的耕地,生产了约占全国8%的粮食。
今年是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关键一年,山东粮食生产保持着稳中向好、好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山东夏粮总产达543.3亿斤,同比增加8.48亿斤,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秋粮是粮食生产的大头,我省农业农村部门已部署进一步采取超常规举措,切实抓紧抓好秋粮田间管理,奋力夺取秋粮丰产丰收。(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段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