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酿酒,酒糟养鱼,“金盆底”改名“金盆地”
2024-09-26 10:07:17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秋日到来,走进商河县龙桑寺镇史家庙村的金盆地农场,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田里火红的高粱穗子饱满,随风摇曳。沿着高粱地前行,大片的鱼塘映入眼帘,投食机轰轰作响,水中的鱼儿欢快地翻腾。
农场种植的高粱。
金盆地生态农场占地526.7亩,主要从事酿酒高粱的培育与种植、工厂化生态循环水养殖以及高粱白酒的酿造和销售。“我们农场将种植、养殖和酿酒三大产业相结合,形成了高粱酿酒、酒糟养鱼、鱼粪还田的循环农业模式,最大化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农场负责人史益民自豪地介绍。
好粮才能酿好酒,细心观察会发现,这里种植的高粱比传统高粱矮了许多。“这是我们与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培育的适合本地种植的高粱品种,包括‘济粱1号’到‘济粱5号’,其中‘济粱3号’广泛应用于白酒酿造。”史益民介绍,“济粱3号”是省农科院作物所与山东三农现代农业产研院公司合作选育,属于半糯型高粱,非常适合白酒酿造。此外,它还具有耐涝、耐盐碱、高抗蚜虫、抗穗螟等特性,其植株高约160厘米,株型紧凑,适合高密度种植和机械化收割。每亩地的种植量从过去的7000株增加到9000株,产量显著提升,所酿出的白酒口感绵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以粮食名命名的白酒。
据了解,金盆地酿酒高粱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区域品牌农产品,并获得了“三品一标”认证,成为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杆。在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下,农场推广小麦—高粱轮作模式,优化了当地小麦—玉米的单一种植结构。农场还与周边农户签订收购协议,开展订单种植,帮助小农户每亩增收150元。“今年种植的‘济粱3号’高粱,优质地块的产量可达600-700公斤。以去年的价格计算,半糯高粱每斤1.95元,全糯高粱每斤2.8元,种植效益远高于玉米。”史益民告诉记者,除了供自家酿酒,农场还将多余高粱销售给省内其他酿酒企业,实现了农产品的多元化利用。
大塘内循环水设施养殖。
酿酒产生的酒糟也没有浪费,一部分酒糟用于还田,改善土壤酸碱度,另一部分则作为养殖饲料。自2015年以来,农场前后建设了多个生态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大塘内条形池循环水设施养殖、大塘内鱼篓循环水设施养殖、高温棚内循环水设施养殖。通过现代化的循环水养殖技术,农场实现了高密度养殖,不仅有传统的草鱼、鲤鱼等品种,还成功引入了翘嘴红鲌、叉尾鮰等优质鱼类。目前,农场年产淡水鱼220吨,其中名优品种占140吨,年销售额达425万元。“鱼粪是非常优质的有机肥料。我们设置了集污区,通过专门的管道,将鱼粪等废料输送至农田,不仅减少了化肥的使用,还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了作物健康生长。”史益民补充说。
用于还田和喂鱼的酒糟。
金盆地生态农场先后荣获山东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站等多项荣誉。“成立农场之前,这里是一片废弃的窑厂,因地势低洼,被叫作‘金盆底’。我将其改名为‘金盆地’,如今这里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宝地。”史益民说。
如今,金盆地生态农场通过建立多个示范基地,将这种循环农业模式推广至更广泛的区域。在日照、济宁等地已建立了6个科研示范基地,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经验。农场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结合水产养殖区开设休闲垂钓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和农事活动。“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结合,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是我们未来的方向。”史益民说。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周丹阳 通讯员 孙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