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事,大家一起办

2024-09-04 15:35:4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乡村的主体是人,基层治理的核心更是人。村庄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如何充分调动村民力量,形成基层治理的向心力?今年以来,沂南县以深化同心共建行动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让村民自治和政府治理良性互动,加快构建基层治理的“同心圆”。

村民主动参与村庄建设。

精准服务聚人心

构建基层治理“同心圆”

“这几堵墙没用一点砂一点水泥,纯用石头垒起来的,俺们叫干插墙,现在会这技术的人越来越少了。”岸堤镇田家北村党支部书记田洪涛脸上很是自豪。更令他自豪的是,修这几堵墙时,村里的6个老石匠不但暂停了外面的活计,还只收了一半的工钱。

田家北村干群同心建起“干插墙”。

在田洪涛看来,垒起这几堵墙对田家北村来说绝对是件大事。“以前村里有事,干部喊破喉咙,有的村民仍然一动不动;垒这几堵墙,村民跑到村委来打听什么时候开工,抢着来干。”而这件事,起初大家也担心会不顺利——一头,部分群众嫌工钱少,不如外出打工赚得多;另一头,村干部们认为如果单纯由村里出钱,有点沉甸甸的。

转机来自今年沂南县实施的同心共建行动。针对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干部干、群众看”“上热下冷”问题,沂南县提出以党建为引领,以同心共建为方法,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夯实乡村振兴的基层基础。

同心小院让干群坐在一起,共商村庄发展。

“村干部进户收集诉求时,有村民提到了村庄脏乱问题。事实上,很多村民早就想砌墙,要不破破烂烂太难看,但村干部愁的是钱从哪里来。这次砌墙,石头是村民捡的、凑的,小工是义务的,大工是自己村里的老石匠,他们还主动降了一半工钱,这事就成了。”田洪涛介绍。

不仅是砌墙这件事,村民反映的更多小事,也得到妥善解决。

岸堤镇田家北村党支部书记田洪涛介绍村里马上要上石磨面粉厂。

村民焦玉梅等老人的糟心事,是门前乘凉的树上老掉巴结毛子(又称洋辣子)。“年轻人不在家,自己家里也没有合适的家什儿。”焦玉梅说。后来告诉了田洪涛,村里很快就找人把老人的烦心事解决了。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当回事,基层治理才有群众基础。”田洪涛感慨,同心共建的基础就是要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难题。党员干部的作风实了,群众的心气顺了,才能够同心同力同向推动基层治理。

田家北村一角。

“破解基层治理中发动群众难、群众参与难等问题,是一项政治工程、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和作风工程,我们想以此为切入点,让全县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和作风,让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成为常态。”沂南县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贺方雷表示。

以同心小院为纽带

推进基层民主协商

“二叔,这两天身体好点了吧?有什么事随时找我。”

“婶子,有空就出来拉拉呱,有事我不在就去找你侄子,他是胡同长,找他正合适。”

8月28日,孙祖镇黄庄村党总支书记徐玉梅来到村口,热情地与村民打着招呼,关心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鲜事。作为村级网格总格长,平时村里事务不忙的时候,她就会来在村里转转与村民们聊聊天,在家长里短中发现群众的“急难愁盼”。

村民主动参与村庄建设。

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沟通不及时,信息不畅是当前影响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时间久了,会严重影响村“两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导致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甚至出现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基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沂南县在深化同心共建行动过程中,积极探索“同心小院”“胡同微网格治理单元”等治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

孙祖镇黄庄村党总支书记徐玉梅介绍村里新上的鞋厂。

在砖埠镇常桑杭村,同心小院以“莲花山夜话”的形式出现。“村边上就是莲花山,就取了这么个名。”驻常桑杭村省派第一书记常秀东说。每个月的10日,村民和村干部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讲政策、商农事、谋发展。  “不管大事小事,村干部都和咱商量,征求咱的意见,咱心里就敞亮,村里有事咱自然愿意往上凑。”村民苏洪彩说。

“调动村民参与村庄管理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发挥居民自治作用,让群众内心认可。”常秀东介绍,村里还采取“网格员+胡同长”模式,选出有威望、热心服务群众的老党员等担任胡同长,常态化开展敲门问需、诉求收集、帮办代办等服务,实现了党支部党员、网格长、胡同长和普通群众之间的共治共管。

为了调动村民参与村庄管理的积极性,常桑杭村村干部还走进村民家中收集意见,听取大家对村庄发展的建议。“不论哪种方式,目的都是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收集起来,把好事办到村民的心坎上。”常秀东说。通过共议共管,密切了干群关系,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形成整体联动的乡村治理氛围。

同心共建让田家北村村容有了大变化。

同心小院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有力抓手。5月,常桑杭村修环山路,拓宽路基占用了20多户村民的土地,这些村民纷纷表示支持:“上山的路修好了,再运桃子下山就不容易颠坏了,大家都受益的事应该做。”

村民主动参与村庄环境整治。

7月,村里成立同心基金,数天时间就募集到十几万元。年近六旬的村民范秀英,家里有重症病人,生活拮据,仍捐出20元。“经大家一块商量,这些钱将用于重修环山路上的老桥,方便村民上山。”村党支部书记颜景贺说。

搭建平台创新机制

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共建

如今的黄家村,道路整洁干净,停车场井然有序,村民们笑容满面……“这才几个月,俺们村就变了样子,十里八村的都夸好。”在黄庄村新建的广场上,71岁的村民李尊花告诉记者,“这里原先都是疙瘩石头蛋,那边是破屋闲地,脏乱得不成样子。”

“以前这一片是好几家村民的老屋,环境卫生差。”徐玉梅介绍,村庄进行环境整治之初,围绕哪儿先整治,怎么整治,整治成什么样等问题,村干部、胡同长等入户调研,多次和村民沟通。

村民主动参与村庄环境整治。

建休闲广场、修公共车位、打造口袋公园……期间,不少村民的有益建议被采纳。街边的花草、建设用的砂石都是村民捐的,还有村里人踊跃参加劳动,“广场、车位所占的宅基地都是老百姓自愿退出的,整个工程算下来省了近40万元。”徐玉梅说。

以开展同心共建行动为契机,以黄家村为代表的一批村庄探索出“胡同长征集意见——网格片区商议——同心小院共议——‘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程序审议——公示榜公示”的村庄共谋共建工作流程,一改过去的“你提出,你办理,我看着,我受益”为“我主张,我参与,我推动解决”,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汇聚多方力量参与,沂南不断在基层治理上做加法。夏庄片区是界湖街道的一个独特联合体,由枣林庄、金场、史家窝等8个村庄联合而成。“8个村庄怎样抱团发展,更需要充分发挥群众作用。”界湖街道组织干事左建华表示,“从做什么、怎么做,我们通过村民议事会,引导村民全程参与,自主解决片区公共议题,激发村民片区共同体意识。”

农业是片区的主导产业,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成为政府和群众的共识。于是,夏庄片区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了片区联合社,引进农业企业,共同建设沂南云田农业科创园,现在,现代化的农业加工车间、智能立体冷库、综合服务楼等已经建成,青果食品、农丰食品、雪润食品等8家企业正筹备入驻。“听说以后俺村种植的毛豆就在这里加工,大家伙儿也不用抛家舍业外出打工了。”枣林庄村村民李青三说。

“有事大家有商有量,人心也更齐整。”枣林庄村党支部书记李书勋表示,在一个个片区议题、项目的实践中,村民发现、商议、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参与村庄事务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不足一年的时间,沂南县通过实施同心共建行动,让群众唱主角,解决了“没人管事”的问题;通过变政府单打独斗为发动群众一起干,解决了“干部干、群众看”的问题;通过群众的事让群众说了算,解决了群众不满意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呈现出的“五大变化”:环境面貌之变、群众精神面貌之变、发展面貌之变、干部作风之变,基层治理格局之变。

沂南,正为沂蒙精神写下新的注解。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通讯员 尹君 康羽)